今天我們繼續(xù)閱讀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
昨天我們讀到弗蘭克爾在集中營中忍受屈辱,遭遇不公平對待等痛苦的經(jīng)歷,他通過對妻子的愛克服了重重難關(guān)。
讀到這里,我們不禁會問集中營里的生活難道只有困苦嗎?在解放前的時刻,弗蘭爾克和他的伙伴們能否順利出逃?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共讀吧。
集中營少有的溫馨時刻
夜色籠罩著靜謐的大地。皎潔的月光下,多瑙河的河水緩緩地流淌著。
此時,兩道光束伴隨著隆隆的汽笛聲由遠及近地照射過來,打破了這安靜的時刻。
這是一輛從奧斯維辛啟程的列車,它已經(jīng)在這不知通往何方的鐵軌上運行了三天兩夜。
列車車廂內(nèi),擠滿了面容枯槁,身材干癟的囚徒。
弗蘭克爾也在其內(nèi),他面無表情地蹲在充滿尿騷味的草墊上。不知誰喊了一句“快看,要到大橋了!”
就像拉響了警報一樣,所有的囚徒都面露緊張之色,他們趴著列車的縫隙,注視著前方。列車頓時安靜下來,彷佛拉著一群沒有呼吸的死人。?
“我的上帝啊,咱們沒上那座大橋!”?隨著車廂最前方一人的呼喊,全列車的人都為之歡呼雀躍。
原來,據(jù)有經(jīng)驗的囚徒說那座大橋是通往毛特豪斯集中營的,聽說那里與奧斯維辛一樣可怖。不走那座大橋,說明他們將要去的是達豪集中營,那里面沒有火葬場,沒有毒氣室,那意味著他們活下去的可能變大了。
囚徒們是如此的容易滿足。是啊,在這里他們對哪怕一絲一毫的慈悲都感恩戴德。
在過去的幾周時間里,弗蘭克爾曾想起兩件令其高興的小事。
一件是工作結(jié)束后,排隊領(lǐng)飯的時候,發(fā)現(xiàn)給人分飯的竟然是獄廚F,他是集中營里唯一一個均等分湯的廚師,這頓飯能讓他吃得比平時多一點點。
另一件是弗蘭克爾有幾天生病了,他和其余幾十名病友躺在硬板床上養(yǎng)病。
他們不用干活,不用出操,就那么靜靜地躺著,即使分的食物比平時少也感到快樂??吹絼e人在臘臘寒冬干活,而自己竟可以慵懶地躺著,少有的幸福感充斥著弗蘭克爾的周身。
也許是生活得太過安逸,現(xiàn)代人心理舒適區(qū)的邊界變得越發(fā)窄小,這使人們喪失了捕捉細微恩典的能力和擁有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
集中營的生活使弗蘭克爾的心理舒適區(qū)比常人大了數(shù)倍,他可以為任何一件小事感恩,這是他在集中營里的一項重大收獲。
這苦難配得上自己所受的痛苦嗎?
“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蓖铀纪滓蛩够倪@句話時常出現(xiàn)在弗蘭克爾的腦海里。
那些偉大的名人語錄,革命志士舍生忘死的行為無一不激勵著弗蘭克爾的靈魂。
他認(rèn)識到,在這充滿著毒氣與死亡的集中營生活里,弱小的個體不具備改變環(huán)境的力量,他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總有些事是自己無法掌控的。我們無法控制出身,無法控制生命,無法控制配偶等等。
古羅馬哲學(xué)家愛比克泰德曾說:“要知道自己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什么?!?/p>
人類唯一能控制的就是信念,它可以使人笑對痛苦,積極面對來自人生的各項挑戰(zhàn)。弗蘭克爾也認(rèn)識到這一點,控制信念可以讓不自由的自己,在精神上重獲自由。
在集中營里懷揣精神自由的人不多,但的確存在。
他記得那些走進許多屋子安慰同伴的人,他們不惜把自己最后的食物分給別人。
他們是如此地安之若素,內(nèi)在的豐盛使他們不懼對未來的恐懼。
其實每個人都會面臨選擇,都有身陷絕境的時刻。在這一刻你選擇是屈服環(huán)境,成為環(huán)境的奴隸,還是保持內(nèi)在自我的自由?
弗蘭克爾說:“如果生命有意義,那么苦難也有意義?!?/p>
是啊,人生就是由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組成,每一個都是生命的組成部分,它們相輔相成才構(gòu)建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事實證明,那些將人生過得充滿意義的人,他們不僅在高峰時盡享生命的厚禮,也會在低谷時仍然選擇做一個勇敢、自尊和無私的人,而這個選擇是任何事物都無法阻撓的。
深愿讀到此處的你,可以在每一次苦難來臨前像弗蘭克爾一樣,保持內(nèi)在的自由,以一個高度完整的姿態(tài)去迎接每一項挑戰(zhàn)。
未來在何方?
有人說讓人活下去的因素大致有三: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
對于在集中營里的人們來說,他們或許有愛的人,也有苦事可做,唯獨對未來容易喪失期待。
他們不知道自己何時能放出去,這甚至成為集中營里眾囚徒懶得談的話題。
在集中營里堅持不下去的人,往往是那些看不到未來的人。他們拒絕了在極端情況下的救命稻草——希望。
弗蘭克爾曾親身驗證過:一個人若喪失對未來的信念,結(jié)果會多么地可怕!
1945年3月初的一天,他的一位獄友——小有名氣的詞曲作家神秘地對弗蘭克爾說:“醫(yī)生,我做一個奇怪的夢。夢里的人賜予我問他任何問題的權(quán)力,他說他都能答出來。我問他戰(zhàn)爭什么時候結(jié)束?你知道,這是我最想知道的答案?!?/p>
“那個人怎么說的?”弗蘭克爾好奇地追問道。
詞曲作家小聲地說:“3月30日。”
弗蘭克爾看著眼里充滿著熱切期待地詞曲作家,心里暗自懷疑。
根據(jù)推斷,戰(zhàn)爭不可能在一個月之內(nèi)結(jié)束。事實證明那天戰(zhàn)爭并沒有結(jié)束,再看那詞曲作家,他竟在前一天突發(fā)高燒,第二天就不幸去世了。
別人以為他死于傷寒,其實是死于喪失希望。
這從側(cè)面印證了尼采的話:“知道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p>
弗蘭克爾認(rèn)為每個人都有其獨立的意義,這是別人不可替代的。一旦認(rèn)識到這一點,他們就會對未竟的事業(yè)負責(zé),為家人孩子負責(zé)。
若一個人能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這個原因就會幫助他找到活下去的辦法。
曙光來臨前的玩笑
道阻且長,前路有光。
很快,弗蘭克爾迎來了在集中營的最后一天。
炮火聲已經(jīng)打到集中營外的不遠處。集中營里的大部分犯人都被轉(zhuǎn)移到別處。管理者們見勢不妙,也都跑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少數(shù)的病人和醫(yī)生。
弗蘭克爾是少有的身體還算健康的犯人,他們接到命令要去外面埋葬三具尸體。弗蘭克爾和同伴正準(zhǔn)備趁埋尸體時逃跑,這時,紅十字會的人來了,他們宣稱可以保證所有人的安全。
既然如此,也就沒有逃跑的必要了??墒虑椴]有想象得那么順利。
晚上,納粹分子開著卡車來了,他們說要把集中營剩余的人轉(zhuǎn)移到瑞士以交換一些戰(zhàn)俘。
這些納粹軍人把那些病號拖進車?yán)?,對囚徒們格外地好。由于主任醫(yī)師漏點了包括弗蘭克爾在內(nèi)的幾個人,他們只能不耐煩地在原地等待最后一輛卡車。
夜半時分,猛烈地槍炮聲驚醒了留在集中營里的人們,他們知道盟軍已經(jīng)打到了集中營周圍。
這意味著弗蘭克爾解放了!他終于自由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批被納粹軍人帶走的病號們并沒有轉(zhuǎn)移到瑞士,而是運到另一個集中營里全部燒死了。
人的命運多么地?zé)o常!
弗蘭克爾想起在集中營時,犯人們都懼怕做決定,他們更愿意把自己交給命運。
解放后的弗蘭克爾站在天地間,他抬頭望天,只見云卷云舒,飛鳥啼鳴。
低頭看地,靜謐地原野直伸到天地的盡頭,與高空的驕陽,相互呼應(yīng)。
彼時的弗蘭克爾忘掉了一切苦難,忘掉了世界與自我,他的腦中反復(fù)回響著一句話:“我從心底呼喚了上帝,他在自由的空間回答了我。”
-【結(jié)語】-
今天,我們看到弗蘭克爾終于獲得自由。
他在集中營里的苦難生活使他認(rèn)識到用積極地心態(tài)面對無法逃避的苦難的重要性。命運地?zé)o常也讓弗蘭克爾格外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個細微的恩典。作為一名心理學(xué)家,集中營里死里逃生的獨特經(jīng)歷為他日后的意義療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chǔ)。
你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意義嗎?你想不用經(jīng)歷集中營的苦難就可以像弗蘭克爾一樣珍惜生命嗎?
答案均在明天的內(nèi)容里,讓我們期待明天的共讀吧!
-【今日話題】-
在今天的共讀中,我們看到集中營里的人們對生活中的細微的小事都心懷感恩。
做個設(shè)想,假如弗蘭克爾與你的身體互換,他在你的處境里會如何感恩呢?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nèi)容,歡迎轉(zhuǎn)發(fā)給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閱讀好書,自我成長!我們明天見,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