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口號這回事,讓我想起了很多年前非常火爆的“李陽瘋狂英語”。
初三還未開學,瘋狂英語進入我的學校,我便有機會參與進去,真正體驗了一把他的“瘋狂”。
我們不去討論李陽英語班的好與不好,單就論他的這個號召力,我是佩服的。沒幾句話,就能使得臺下“群情激奮”,一個是抓住了大家渴望成功的進取心,另一個就是強有力的口號了吧。
我現(xiàn)在還記得,他經(jīng)常說的一句口號:speak out as loudly as possibl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s much as you can. (說的越大聲越好,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這就是口號的魔力,說話的魔力。
林語堂說過:“我們并不想去做辯士和說客,我們并不需要犀利的舌鋒;但是,人的一生,除了動作之外,就是言語。我們不能終身不說話,一切的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說話當中。”
可不是么,不同的交際需要,不同的說話情境,所用到的 字數(shù)、語調(diào)、語氣詞、輕重音等都是不同的。
像一開始說的 口號,就得以簡短、朗朗上口為主;比如誰在我面前提一下大寶,我可能90%會接一句:大寶啊,天天見...
再比如說匯報工作,就著重于精準干練,不是含糊其辭;因為誰也不愿意聽一堆“嗯嗯嗯”沒有主題的匯報。
再比如規(guī)勸他人的時候,為讓聽者甘心地聽進去,就應該避免命令式語氣,先贊賞多鼓勵 等等。
說話,一個隨意卻又慎重,即興卻又重要的活,妥妥的考驗了一個人的交際能力。
古話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雖說我們沒有這么嚴重,卻也擔負著自己的“成和敗”。
簡短的話,有概括力的話,有號召力的話...
說話,是一門永久的學問。
“語言作為工具,對于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于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于最好的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