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分析將固定以下幾個方面來對今日頭條產品進行分析評測和思考。
1. 產品產生的背景是什么?為什么會推出該產品?
2 產品滿足了用戶的哪些需求或提供了什么方便?
3. 產品的功能架構模塊分析
4 產品還可能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進?
一 今日頭條的發展歷程
2012年,正是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迅猛發展,不斷更新出貨的時候,PC流量已經逐漸向移動端流動。資訊類門戶也一樣,PC端的已經非常成熟,而移動端卻剛剛踏入發展。今日頭條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入局,并逐漸憑借著自身的算法推薦優勢獲得用戶青睞。
剛開始時候,今日頭條把自己定位為資訊的搬運工和分發者,負責把最熱的資訊按照標簽定義推給喜歡的用戶。雖然只是搬運,但是標簽化差異化的推送可以確保用戶看到的都是最熱和最符合興趣的新聞,極大滿足了當時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今日頭條得以開局致勝。
隨著用戶群體的壯大,今日頭條越來越多的從傳統媒體內容生產者那里搶走流量,也越來越不受新聞媒體待見。面對質疑,今日頭條一方面依然我行我素,爬取資訊分類推薦,另一方面也開始培育自己的內容生產者,上線了頭條號。憑借算法優勢,頭條號上的內容能夠快速地抵達感興趣的用戶群體中,可以大大增加有效閱讀量。因此,在推廣中也引得傳統媒體號紛紛入駐,被動收編。同時,一些網絡自媒體大號和內容創作者也加入進來,使頭條的資訊來源更為豐富廣泛。內容充足了,推薦分發更是如虎添翼。由此,今日頭條也晉升為一個創作分享平臺,對標知乎。
二 ?產品滿足了哪些需求
今日頭條最大的優勢便是它的推薦算法。CEO張一鳴也曾高調說過,自家公司并不是傳統的新聞門戶,而是一家科技公司。基于這套算法,頭條可以聰明的分析用戶的偏好,推測用戶的閱讀喜好,從而推薦出符合用戶自身興趣的新聞。這也是為什么今日頭條使用時間越長,用戶越會上癮。
三 ?產品功能架構
APP版本:6.6.0 ? ? ? ? ? ? ? ? ? ? 體驗環境:安卓 6.0
如今的今日頭條已經相繼推出視頻、小視頻、頭條號等矩陣產品功能,并且將各個產品功能打通,全部集合在主產品今日頭條中。主要分為四個模塊:首頁、微頭條、小視頻、西瓜視頻。
首頁為最早的今日頭條資訊類模塊。值得一提的是,在首頁的banner和資訊分類欄中,由于四個模塊的功能已經打通,所以諸如個人賬號、信息發布和分類導航欄的模塊也一起共用了,在模塊切換過程中,這些功能會整合固定起來。比如,首頁和西瓜視頻中的發布模塊下會分成圖文和小視頻一起出現,而不是資訊下出現圖文,視頻下出現視頻選項。這樣,也簡化了設計和開發的工作量。
還有一點,作為流量變現的一種方式,今日頭條采取了廣告和商城的方式。廣告會隨時出現在資訊視頻的版面,商城模塊則隱藏在了用戶信息的一頁,這樣減輕了對四大模塊基本功能的影響,使不相干的商城不會顯得特別突兀。
西瓜視頻模塊同首頁十分相似,一個是資訊,一個是視頻。但是,西瓜視頻的分類導航欄是固定的,目前并不支持用戶自定義選擇,可能是標簽屬性并不是太多,這里只是采用了向左滑動查看的方式。但在視頻展示的頁面增加了不感興趣的選擇鍵,用以優化用戶體驗。
而對于微頭條和小視頻的模塊,因為類似于原創分享的社區,還在明顯的地方增加了關注的按鈕,方便為創作人贏得關注粉絲。微頭條還設置了熱榜的討論話題,有對標新浪微博的意思。該版本中的小視頻展示界面跟其他模塊不太一樣,采取了直接四格顯示的方式,略丑。。。?
總結:其實從產品設計來看,頭條的產品只能算是中規中矩,該有的功能都有,但同類產品也都有。最大優勢還是算法和算法帶來的舒適體驗。值得學習的是,頭條做大以后,又打通整合了隨后推出的產品,并對其導流,帶動了后續產品的持續發力。這樣一來,后續產品又可以再次獲得用戶流量,形成新的流量池,防止流量逃逸。
四 ?還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
1 既然頭條把商城作為變現的路徑之一,那么把商城功能隱藏起來就提高了用戶到達的壁壘。而且,線上商城APP已經趨于成熟,阿里京東兩足鼎立,這個時候選擇商城是否真的會有消費者買單?
2 小視頻的整合界面還比較粗糙,直接四格形式,簡單粗暴,但是丑。其實這里仍然可以沿用首頁的頂部banner,再把小視頻查看頁面的尺寸縮小,放置四格視頻。這樣版面比較統一,不會顯得特別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