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這世上,總要有一些溫暖、一份牽念。
鄉情,是鄉村世代相傳的美好。
一座村莊,幾十戶人家,兩三百個樸實勤勞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時光的緩慢推移中,繼而產生了一縷縷鄉情。有了鄉情,鄉村就有了色彩,它不再單調乏味,而是充滿了透入心扉的溫暖。恰巧就是這一縷縷鄉情,才讓離鄉背井的游子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有了回家歸心似箭的心情。
鄉村最恬靜,最和美的時候,便是被鄉情重重包圍的那一刻。記憶中,家鄉的情是淡淡的、無聲的、透徹心扉的,總讓人溫暖不已。它們經嘴、手等等一切肢體語言表達出來,便成了最美的綻放。滿目燦爛,一心坦然,像桂花,芳香四溢,經久不散,讓人沉醉,讓人歡喜。縷縷鄉情,從每家每戶的每個人中無聲的散發開來,像一場暴風雨般,席卷整片天空,最終融入到每寸土地。于是,花更艷了,果子更甜了,稻谷更飽滿了……
鄉情,更是一場味覺的盛宴。張家的鮮魚,李家的嫩雞,王家的肥羊……村里所有的美味,都是村民精心烹飪的,繼而邀請每家每戶來飲酒品嘗。這美味,成了鄉村別樣的風俗人情,暖人暖心。不盡的美味,惹得鳥兒歡歌不止,蟲鳴不絕。我想,沒有哪一位廚藝大師,能烹飪出鄉情里那鮮活飽滿的味道。沒有哪一種味道,能被鄉情渲染得那樣淋漓盡致。
縷縷鄉情,讓村民們相扶相攙,相容相愛。若是哪一天,整個村莊不再鄉情暖暖,隨之而來的怕是荒涼,怕是死亡。李家有事,家家來幫,是鄉情淋漓盡致的展現,或大或小,都是真感情的最好詮釋。我們歌唱鄉情,在鄰里鄰居的日常瑣事中,在時時刻刻的農作中,在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中……各種牲畜,也在極力展現著屬于自己的那一份鄉情。長長的牛哞,挽留著夕陽;呱呱蛙叫,驅趕著黑夜;聲聲雞鳴,迎接著晨光……黃狗的叫聲,一驚一乍;黑兔用力的奔跑,滿心歡喜;小肥鵝與大鵝的擁抱,暖人心扉……鄉情,給動物們營造了一個溫暖的舞臺,生靈們的交響曲猶如天籟。
如果說,你是曾感受過鄉情的人,你一定知曉它有多大的魅力,那么請你一定要好好愛它。如果說,從始至今,你并未感受過鄉情獨特的魅力,那么請你暫時放下手中的行李包袱,就此落地生根,有朝一日你定會尋到它。鄉情,是人與人最真誠交流的產物,它凝結了幾代勞動人民的心血,在一方土地里,才有了這幾十戶人家如一家的親切與溫暖。它不矯揉,不造作,它在用心暖心。
鄉情,家鄉的獨有風情。它由廖落到稠密,見證著家鄉的壯大;它由寡淡到濃香,彰顯著家鄉的富足。我愛家鄉,更貪戀著這一縷鄉情,它將是我這一輩子最美好的一份存在。
我兒時讀書,晨光初露,就會蹦跳著拉個小書包出家門,對門吆喝一聲,旁居走一遭,像召集八方能人俠士般把村里大大小小上學的孩童聚集在一起,一路上歡哥笑語,爭斗吵鬧,好生樂呵。遇到老天爺不高興哭紅了眼時,大伙們仿佛突然著了魔似的,一個個歡喜得手舞足蹈,紛紛跑到雨中追逐吵鬧。他們不怕雨大回不了家,因為只要看到了房屋就安心,不管是誰家,大伙們總能喝到一碗姜茶取暖,然后天黑了,大人們總會幫襯著帶回家。那小手拉大手的觸感,即使不是親人,在村里,在這時,都覺得溫暖極致,安心穩妥。直至今日,在外求學時看到城市里門縫里看人,鄰居不相識的現象,我才知道,本來我以為多么簡單、平常的一件事,在身處于同一片藍天下的另一邊卻是完全不同的場景,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人情淺薄 ,并非所有都如同那座小村莊,但我知道,那里是真的溫暖,暖到晚上做夢都是甜甜的。
我兒時是個特別能搗亂的孩子,雖是女孩但并不妨礙我成為同齡人中的小霸王,但我也有個致命的弱點――一包小零食就可以打發我整個人,雖然對此不甚滿意,但也百口莫辯。“春喜果,夏舔瓜,秋啃玉米,冬吃干貨,沒事兒再添點零食”村里邊從不缺吃,村組織看孩童多還特意安排了個雜貨店,每家每戶每天都能白拿兩三包,雖有規矩但從未有人犯過。我記得自己最愛秋收了,也愛每日清晨隨奶奶去村集市賣菜買菜,這兒有個最大的特點――雖是集市卻少有人,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把菜和價格放在地面上,有人看中了就把錢放下拿走,如若沒錢也會拿紙張寫下來告訴一聲擇日再給。我每天無事都會去集市上走一遭,望望著看看那,村里邊家家戶戶的大門都是常年敞開的,好像就是為提供給過路人一個喝水休息的地方,我記得自己那時是把集市上每家每戶的水都喝過的,水雖都是一個樣,但在今日看來卻是格外暖心。姐姐曾告訴我,出門在外做人待事要懂得換位思考,用心待心,信任很重要,我一直都沒有忘記這句話,因為我知道這是全村人教會我的道理,它讓我明白,不管在每個人眼中它是一株草、一棵樹或是一片花園,它都是組成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不可或缺,所以無所謂重視,卻是無法忽視。
外婆去世的那天,我的心情五味雜陳,為外婆別了病痛而松了一口氣,為自己別了這座村莊而嘆息流淚,為再無機會見外婆而不甘憤怒,為這包裹著濃濃情味的村莊歡喜鼓舞……村里人幫忙著家里人把外婆后事辦了,我懇求媽媽讓我多待幾天,為告別也是不舍。三天里,我又再一次把村里的美食品嘗了一遍,和伙伴們下溪捉魚搬螃蟹,在樹上歡歌對唱,玩了幾百遍也不膩的小游戲。最后一晚是我此生都難忘的記憶,家家戶戶吃完了飯,各自拿著點小零食便來到了雜貨店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均在此坐了下來。夜色在燈光的照射下格外誘人,男士們響亮的歌聲卻不著調,婦女們曼妙的舞姿略顯奇怪,但大家卻格外興致高昂,甚至招來了不少小孩有模有樣的舞動哼唱,我望著這一切,知道是村里人特意送我的一份心意,手里拿著的零食都在微微顫動,嘴里的更顯香甜,這一夜很瘋狂,直到次日凌晨才散了歸家,我強忍的淚水沒有落下就連揮別時也是笑著的。我知道,像村里人常說的那樣,要學會寬心安心,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并非生離死別又何妨,來日方長終有再見之時。
抬頭望,藍天上飄著的云朵,霞光撫照的小小村莊,炊煙裊裊;地面上勤勞農作的小小人兒,嬉笑頑皮的幼童,沒心沒肺。十年里,我徜徉在金色的田野中,翠綠的山林里,揮動著小小的巴掌,肆意歡笑,旁邊是一群嘻嘻哈哈的臉孔以及裝著嚴肅卻無奈神情的面容,這就是我的小生活,不完美卻是最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