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奇葩說,談到一個論題,該不該感謝生活的暴擊!暴擊簡單理解,就是生活中給我們的挫折和傷害,生活以痛吻我,我是報之以歌,還是從此留下傷害。這個題目本身帶有正能量雞湯的調調,也是要引導大家,失敗乃成功之母,要經常用這樣的雞湯來滋補下自己的內心。
面對生活的暴擊,我們是應該感激暴擊,還是應該感謝戰勝暴擊的我們自己,這個問題的確讓人深思。大多數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我們經常用人生贏家來形容我們艷羨的生活,家財萬貫的馬云爸爸,在成為首富的之前,也經歷了不少的暴擊,比如,不被看好的行業,不算帥氣的外表等,但是,記得曾經采訪他的時候,他最珍惜和感激的生活就是在沒有富有之前,按照這個邏輯,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許正是別人所羨慕的。那么,這算是幸福嗎?
每個人對暴擊的理解程度有所差異,暴擊之后的心理恢復才是最關鍵的,有些人經歷了人生的暴擊之后,這種影響會如同條件反射一樣,每當想起,就會不舒服,甚至會成為永遠的痛,比如,你在小時候被嘲笑,那么在你長大之后,聽到類似的事情都感覺還是在談論你的處境,會一直謹小慎微的活著。所以,面對生活的暴擊,如果真正能夠走出來的人,我相信一定不多。前幾天自殺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小時候遭受性侵的影響一直沒有消散,這件事對她的影響讓她始終擺脫不了,于是走向了極端的人生。所以,我們為什么要感激暴擊,因為,它根本無法讓你逃離黑暗的本質,只會像一個大的黑幕,把你吸進去。每個人面對這樣的境遇的時候,會本能的選擇逃避,因為這會人為的建設一個看似安全的保護傘,只是不能被人把窗戶紙捅破,否則最后一根稻草將會壓彎整個生活。所以,我們不要去感謝暴擊本身,你要感謝的是,在經歷所有暴擊之后,仍然能夠頑強的生活。
另一種生活的境界,就是當面對生活的暴擊,我們該如何走出去。現在是個雞湯社會,我個人覺得是因為現在社會的暴戾氣太重了,每個人都在無形的壓力下茍延殘喘,比如工作中和同事之間的爭斗,和上司的周旋,表面上一片和諧,實際上卻充滿著隱形的競爭。這幾天歡樂頌2又開始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其實在第一部播出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對這部電視劇里的人物進行了深度的剖析,也會將里面的人物的性格和自己的框架進行比對,有人會說,電視劇里的怎么可能是真的,其實,電視劇里的人生,有時候會真真切切的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貧窮,就是我們每個人都逃脫不了的宿命話題,貧窮就是人的揮之不去的心理疾病。
其實,生活暴擊的本身,或許都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人,在經受了暴擊之后,會變的堅強,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勵志榜樣,有的人,生活永遠被定格在那個悲傷的時刻,永遠也逃離不了了。所以,我們為什么要感激暴擊呢,既然可以好好生活,有愛你的父母,可以謀生的職業,愛好兩三,就不要輕易被某些小事影響自己的心情。正如佛教里一直倡導的,痛苦大多源于我執,即自己對某件事的追責,放開一些,你的心情就會一直是藍天了。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一定很輕松。報之以呵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