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最新一期又聊了個很戳心的辯題,叫“生活的暴擊值得感激嗎”,正反方選手都拿出了壓箱底的故事,進行了一場走心的催淚大戰。
正方的觀點是要感激生活的暴擊。但第一個出場的劉凱瑞,就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雞湯味,他說“人生中的突如其來的暴擊,有一個很好的作用,那就是提示前方的危險,就像一個路牌一樣,提醒你前方有懸崖,讓你繞路而行!”
這樣的邏輯是崩壞的,因為在我看來,暴擊才不是什么路牌呢,它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一場地震,一場車禍,或者一枚炸彈。它的到來必定摧枯拉朽地要毀壞你,改變你的人生軌跡。提醒你前方危險?呵呵,做夢吧!
隨后,他又分享了一個故事,說自己還沒怎么出名時,和一個業界前輩搭檔,因為不知分寸,開玩笑說與對方舌吻,這樣就能登上頭版頭條,一炮而紅。業界前輩當場大怒,痛斥他“你知道你嘴巴多臭嗎?跟我舌吻?你是個什么東西?”,這對他而言無異于一萬點暴擊,令他淚流滿面。
多年后,他與業界前輩在一場活動中偶遇,卻得到了對方的贊賞。他說,盡管多年來自己很痛恨那個前輩,但是他感激這次暴擊,因為它讓他學會了說話要懂得分寸。
可是聽到這里,我的腦海里就不由自主飄出一句話來:多大的人了,說話要講分寸這種事,非得別人來給你一頓暴擊你才懂嗎?你自己不懂嗎?如果真是這樣,你還真是很欠虐呢!
論講故事,其實還是邱晨技高一籌。
她說自己從小就想當個畫家,經過三次藝考都沒能如愿以償,最后只好退而求其次,做了設計工作,直到她35歲,在《奇葩說》的舞臺上嶄露頭角,她說:“我過去的失敗是有意義的。畫畫的路走不通原來是為了讓我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點,那我方便遇到你們。”
在邱晨看來,真正的暴擊并不是一瞬間一剎那的災難和改變,而是無情的歲月,以及漫長的時間一點點凌遲你的尊嚴。這句話,令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同身受,因為我們很多人的夢想,都在被殘酷的現實和時間凌遲,這就是為什么聽到這句話我們會不禁心中一酸,潸然淚下。這就是我們啊,曾經幻想過乘風破浪,可是歲月卻告訴我們,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可這是暴擊嗎?這不是,這其實就是人生的本質啊!你把人生理解為暴擊,只是因為,你還始終沒走出自己本該偉大的幻覺。
邱晨找到了一個陡峭的角度來說感激暴擊:“可能恰恰就是因為生活中的暴擊和失敗,就是讓我們一無所獲,就是如此的毫無意義,所以我們才必須用感謝來欺騙自己。”
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如果生活的暴擊和生活的失敗,真的讓我們一無所獲,覺得毫無意義,我們應該遠離它,換一條路走,而不是感謝它。就像我們被狗咬了一口,我們不會低下頭去咬它一口,但我們一樣也不會對它說:“哥們,你太棒了,雖然我很痛,但還是謝謝你咬了我一口!”
我們不應該感謝一條咬了我們的狗,也同樣不必去感激那些遭遇過的暴擊。就像臧鴻飛說的“生活這么對待我們,我們為什么要感謝它的暴擊?我不感謝生活中的暴擊,我只感謝我自己。”
臧鴻飛的故事其實很燃很勵志。他在人生最灰暗的一段時光里,父母不支持他的事業,甚至因此與家里斷絕了關系,也得不到任何的經濟支援。他在酒吧里彈琴唱歌成為唯一的生計來源。可因為有一次一個客人點了一首閩南語歌《愛拼才會贏》,他卻不會唱,老板便把他掃地出門了。他懷里揣著僅有的50塊錢,無家可歸,無業可就,簡直窮途末路,是不是生活的暴擊?可是經過了21年的努力,他終于在《奇葩說》的舞臺上說:“我不會唱《愛拼才會贏》怎么了,我就是愛拼才會贏本人。”
如果說他獲得了一些成就,這些成就是那一場暴擊給予的嗎?很顯然不是的,而是他自己的堅持,他確實不該感謝暴擊,而應該感謝自己。是他足夠堅強,即使再苦再難,卻依舊逆著潮水行走,活生生地殺開了一條血路。
臧鴻飛的勵志故事,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有活著走出暴擊,登上巔峰的人,才有權利和資格鄙夷暴擊,才能驕傲地說,我一點也不感激它,因為我戰勝它了。而我們似乎忘記了那些在暴擊中沒有挺過來的人,他們被災難、疾病甚至同類吞噬,他們本來美好的生活毀于一旦,你告訴我他們該感謝暴擊嗎?
看完了這期《奇葩說》,我很巧合地看了一部電影,叫做《為奴十二年》。這部電影就講了一個關于暴擊的故事。
男主角Solomon Northup本來是一個自由人,他算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小提琴家,有妻子和兒女,總得來說事業圓滿,家庭幸福。可是有一天,有兩個聲稱是馬戲團的人以介紹工作為由,把他帶到了華盛頓,賣給別人當了黑奴。一個安居樂業的自由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竟然手腳都被銬上了鎖鏈,被拉到奴隸市場販賣,時刻都可能喪命。這算不算生活的暴擊?
在他十二年的奴隸生涯里,他遇到了很多跟他一樣被騙當奴隸的人。他是幸運的,在一個木匠的幫助下恢復了自由人的身份,而與他一同為奴的人,卻還在經受著命運的暴擊,甚至有人一生也走不出這場暴擊,猝然死于奴隸主的呵斥和皮鞭下。
當Solomon Northup回到家時,他的妻子已經老了,而他的女兒都已經嫁人了,他幾乎已經全然無法分辨他們的面目。
他應該感謝這場暴擊嗎?感謝誰呢?那兩個騙子?還是不斷抽打他,一言不合就要他命的奴隸主?他誰都不應該感謝,他只應該感謝他自己,在面對這場暴擊時沒有放棄生存,他堅強地挺了過來。
請別再企圖為暴擊穿上一件美好的外衣,或者干脆偷換概念,說它是路牌,是磨礪,是成長的催化劑了,暴擊就是暴擊,就是一場災難,別再美化它了。就像Solomon Northup,如果他不遭遇那場暴擊,他本可以有多美好的生活,本可以成為偉大的小提琴家,可是能因為他當了奴隸,寫出了《為奴十二年》,就去感謝暴擊嗎?寫下一切,只是結果,而并不一定是他打心底想要的結果,所以感謝也無從談起。
我們不感謝暴擊,就像不感謝在登山過程中遇到的雪崩,因為那場雪崩可能要了很多人的命,而你恰好幸運,或者堅強,你挺過來了,登上了頂峰。登上頂峰的你,自然可以展現自己的胸懷,感謝那場雪崩,說它預示了危險,但你想沒想過,這對于那些死于雪崩的人來說,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褻瀆。
我也感恩生活,但我絕不感恩生活的暴擊,我只感謝生活中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我們那么努力的攀爬到山頂,不是為了對那場暴風雪說“謝謝你”的,而是為了說一句“看,老子挺過來了,你再阻攔,我也登頂了”。我們好不容易挺過了生活的暴擊,也并不是為了對暴擊說感謝,而是為了有一天能驕傲地說,雖然人生那么艱難,但我還是贏了!
當我們被生活暴擊,我們要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再堅持一下,終有一日,我們要用勝利,狠狠給它一巴掌,然后齜著一口白牙,驕傲地說:我真是牛逼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