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閱讀撿拾貳

四、梅建鴻《家校溝通》

這本書是梅老師在經歷失敗之后的反思,與享受成功之后的總結,家校之間的“痛”與“懂”。對于我這個一直在班主任之路上摸索爬行的小菜鳥還是挺有用的。

上篇:絕非弦外音——家委會和班級定位

教育,需要科學,而情感不可以代替一切。

防護墻,不是為了隔離家校關系,而恰恰是為了與家長更好地溝通。

成立家委會

選擇:一定要把理念的認同放在第一位。

家長會要有記錄

馬云:在人生的某個特殊時刻,你被某位導師狠狠地批評過、指點過,如果你是個有出息的人,那么你一定不會沉淪,而會奮力崛起。

小組合作制度

學生和班主任合作:

家長和班主任合作:

家長和孩子們合作:

家長和家長合作:

中篇:溝通之三經四緯。

家校溝通,表示溝通,里是做事。一個班主任的做事理念和做事能力才是核心。

1、構建前景:

有人性的溫度:家庭的溫暖

有自由的空間:鍛煉的機會

有成績的保障:分數的獲得

2、情感經線:——生命相約,攜手共行

高德《信仰》:信仰,是最高的規則。梅:信仰,也是最基礎的溝通。班主任要讓家長產生一種“信仰”——讓每一位家長都可以從此岸的此地,觀望彼岸的美好。

教育從來都不應該存在拯救學生的說法,只有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是否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區別。

敬畏生命的前提不是敬,而是畏。敬是“我施”,畏的主動權在彼。——俯下身子,為孩子的成長搭建平臺。

鄭杰:除了上帝誰也沒有資格輕易地告訴孩子該怎么做

德爾菲神廟:認識你自己,凡事勿過度。

3、生態經線——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才能擴大“最近發展區”,兼顧學業成績提升和孩子們綜合素養的提升,兩條腿同時走路。

第一,在班級群體情境中,每一個孩子扮演的是同樣的角色,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

尼采說:真正的人文就是不讓他人蒙羞。

合作是內部潛能的激發,競爭是外部動力的給予。

格拉斯教授:人都是被潛伏于內心的四種心理驅動,他們分別是歸屬的需要(歸屬感)、力量的需要(存在感)、自由的需要和快樂的需要。

一個班級的良好發展需要結構互賴、信息互賴、情感互賴、過程互賴、資源互賴、評價互賴等

4、動力經線——勵志教育

第一階段——你言我語(21天)

第二階段——娛樂勵志(49天)

每周一歌(家長來做)

班歌匯演

同一首歌(PK)

第三階段——猛藥配制

《責任的力量》

尼采說: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

21篇收集和改編的勵志文章編輯成冊,人手一本,每篇文章連續朗讀三天,共用63天

5、傳語緯線

1)每天一傳語:通過校信通把孩子們在聊天本中寫下的典型話語,發給每位家長。

2)節日里的情感傳遞

教育,有時就是架一座橋,讓孩子和家長成為橋上的風景,而我們,做橋下看風景的人就夠了。

家校溝通,不是情感的轟炸,但也絕對不是沒有情感的理性克制。

3)做孩子與家長的中間人

6、活動緯線

1)鏈接家校的活動——家長會等

2)我的活動關照你的心

臥室秀:我型我秀--創意比拼--突擊展評

廚藝大賽:

印象美食譜--菜鳥試牛刀--小組最佳廚--廚神大比拼

3)我的,就是你的

讓家長參與到具體的班級建設中,讓家長扮演班級主人的角色

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

7、層遞緯線

班級品牌

所謂品牌:不是做到比其他班級優秀,而是做到大幅度超越其他班級,這樣你才能入俞敏洪所說“讓人在遙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你,記住你”,而不是別人。

第一節奏性,第二要由易而難,第三,要有系列性

比如:早讀品牌——跑步品牌——研修品牌(質量)——生態品牌(教師環境)——紳士、淑女品牌——學法品牌

8、個體緯線

一次談話、告知、批評都是心理表層暫時的調節而已,它無法影響到深層的心理結構。只有營造一種可以持續不斷地影響孩子心理的分為,才可以讓這種表層的心理調節,演變為內在心理結構的轉變。通過構建人際關系來培育孩子的心靈,就成了教育的必然選擇。

下篇:錦上添花

1、要捧出一顆教育心

2、要學會轉換交流場

3、私交中淡化教師的身份

4、要懂得創設各種舞臺:家長的舞臺,借力的機會

5、反轉:作為學生家長身份,考量家長的心理需求,和家長一起做孩子行為的觀察者和促進者。

6、搭建多維溝通平臺

優秀不代表考試分數高,而是成長的潛能和動力的體現。

獨立是性格上、行為上,而陪伴是心理上、成長方面。

評:我是一個晚上就讀完梅老師的書的,可是卻花了整整四天多的時間去重新整理。這也是一個教訓,一本書讀完就要好好去反芻和記錄。怎么說呢,家校溝通我也曾痛過,大多說還是比較通的。也許我們這里的家長也被奴化了,都是兒女奴,分數奴吧。沒有蘇州那邊家長那么有想法,但凡想法太多的,兒女還都不怎么爭氣。我們是初中,家長大多還是比較愿意聽老師意見的,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帶班會造成“一言堂”“一師志”,有時候一些老師的做法確實也有失偏頗,但家長們是敢怒不敢言,如有家長上告領導,這樣的家長大多被老師們稱為問題家長,其實我蠻理解老師的想法的,我這么辛辛苦苦地教你家孩子,居然跟我告黑狀。結果就是,惹不起,躲得起,你家孩子我不多說也不多管了。家校溝通信號中斷,這樣真得好嗎。老師們真該讀讀這本書,重新打通家校溝通的壁壘,讓信號重新連接。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啟發,就是以下幾點:

1、班級是三維的。不是班主任個人的,是學生和家長老師一體的,我們不應該割裂開來。

學生能做的,絕不搶來做,家長愿做的,定然給機會做,教師該做的,保證做到位。

2、家校溝通要有情,更要有法。科學比感情更有用。教師要用好心理學。

3、班級管理三經四緯值得稱道,如何用在初中八年級的12班,我還要好好思考。

首先情感經線目前還算清晰,但是還不夠穩固,部分家長的關口沒有打通。也許我還沒有把學生和家長真的當成生命中的貴人來看待吧,值得改進。其次生態經線,我也有小組合作,但是似乎還沒有做得更精細。再次動力經線,這一點特別要注意不可貿然仿用,我們還不是初三的學生,所以這里的猛藥還要下輕點。接著,四緯我還是比較喜歡的,尤其是班級品牌,這是下一階段我們12班可以努力的,因為上學年,我們的早讀,生態,都還不錯,但是質量,自學,合作,文明等品牌是這一學期要重點打造的,還有跑步。我要讓孩子們覺得12班是最棒的,至少是個品牌,不斷幫他們“洗腦”。家作記載本要升級為情感聯絡本,每天一語,這個真的不錯,我原來一直在做,卻沒有用好,本學期要用上。

最后活動要跟得上學生的心態,比如每周一歌,每月一書,每周一菜,節日橋梁,臥室秀……看來我真得多去學學,明明知道自己嚴肅有余,活力不足,梅老師和我的君師傅實在都是活動設計家啊。

總之,這本書的收獲很大,做班主任也不用那么苦哈哈的了,我們也是可以爽歪歪的,就看你怎么借力用力了。

未完待續

五、《杜甫傳》

六、《小說課》

七、《談美》

八、《線》

九、《千秋人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