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糾結一個問題,我是讀普高還是中專?
操著家鄉話的班主任把職中夸的天花亂墜,說實話,我猶豫了。
職中方便找工作,真的,在大學生失業時他們可以高枕無憂。這個我沒在意,沒失業過。可我在意工資。
這個時代,工作的好壞無非工資和環境。小區里修家電的比眼前的班主任工資高。
班主任說,這是鐵飯碗,畢業了學某某科的工資有五六千。
五六千,算是我們學校里老師工資的“高薪”。是兩個普通女工月收入的兩倍。
很可觀。
他在黑板上寫下數據 ,告訴我們,泗洪上高中的,多,五千。上大學的,少,小兩千。包括了學小科和去雜牌大學。
我一驚,我知道自己在全縣的名次,好則三千,壞則四千。那么我能上大學嗎?
班主任還說,xx職中也可以參加對手高考 ,也可以考大學,幾率接近百分之九十。
我的心晃了晃。開始搖擺。
老班打起趣,許多職中畢業的學生在大學遇見了初中念普高的同學。
當時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驚呆了。
當時還是太幼稚。
我為什么沒去職中呢?
我認真地分析過:
老師可能在騙人,哪里有包分配的!同學也表示贊同。
(我曲解了他的意思。)
職中會限制我未來的發展。
我想考好的大學。
我爸不會讓我去的,家長都這樣。
我就堅定地報了普高。因為我知道自己去不成職中,老爸不會同意。而我又沒錢,折騰什么。
考試的三天,有同學借我的手電筒半夜復習 ,早上也有同學拼了命地背書。
我哩?改玩玩,玩的比同學多,背的比同學少。但我睡的比同學少。笑點低,一平日里穩重的同學半夜打呼,笑得。
考完試,我一直在玩,好像毫無壓力。其實是我把能做到做完了。
因為我知道,我無法努力。
我能做的是讓自己開心。
考后,
我報了二中和hh中學,完全是意外。
hh中學不好,不成功便成仁。
誒呀,我跑題了!
那就一跑到底!
分數線下來了,二中的分數線要比我想象的高十幾分。
比我計算中可以考的最高分數高十幾!
然后……我震驚……忽略了。
再然后,我發現我考上了!
后記。
班里公認努力的,考的都不好!和我以為聰明而不努力的考的一樣。
然后我就這個現象思考了幾天。
原來我誤會了。
1我以為聰明的學生并不一定聰明,
2智商不是你考不過的理由,人的智商差不多。
即使是智商也可以開發。
我得出一條結論: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可以學好數學!
努力不是辛苦,苦和結果不成正比,壓根沒關系!
努力的定義:找方法+真的行動,精神加行動,而我們以為的努力只是行動,只要是行動!
我嚇了一跳,如果我不玩手機會不會和她一樣。
我們是可以且應該玩手機的。
中高考作文是關于網絡的。
完。
WOW,一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