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跟我一起走進《可復制的領導力》這本書,學習一堂領導力的課程;
今天閱讀003-027頁,第一章:80%的管理者能達到80分
過去企業管理員工,靠的是嚴格約束;現在企業管理員工,靠的是相互吸引。一個有野心的管理者,需要將每名員工變成團隊的戰略合作者;
01
人人都能學會領導力
領導力是一個大眾話題,學者有學者的定義和內涵,管理者有管理者的理解,普通大眾也有普通大眾自己的感受;
于是,我們不論是透過去上大課,還是視頻講座及閱讀書籍,總想學會領導力,但是發現學會來的可能都是一堆的知識點,心里卻知道并沒有學會領導力;
在書中,作者明確說明,領導力是能夠通過在課堂學習到的,重點是在于你要掌握一些工具,并且學習如何很好的運用它們,你才能掌握領導力;
領導力是能夠透過刻意訓練得到,不是靠悟性,不是我們常常說的要找到有眼力見的人,這樣的人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
透過中西方的的案例說明了不同的育人觀,在中國說到育人有名的那當仁不讓的是孔子,孔子建立了學校,也提出因人施教,雖然如此,也只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因為是靠聰明人的“悟”,有悟性的就是人中之龍,能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
而西方的管理理念是有邏輯性的,就像西方把每件事情都分步驟解決是一樣的,例如:西方質量管理領域著名的“六西格瑪”,主要流程是四步:
第一步,發現問題。
第二步,分析問題。
第三步,解決問題。
第四步,反饋。
西方管理相對于中國式的“悟道”,有三方面的不同:
1. 具體性和標準性
西方人討論的事物或者給出答案十分具體且標準化,所以具有討論是非的基礎;中國式悟道討論的是抽象,宏觀,大而化之的問題,很難具體和標準化。
2. 思維方式
西方人善用分析思維(邏輯思維),好處是后人可以在前任的基礎上去發現問題,或者質疑前人的觀點,從而推進一個體系的整體進步。中國式悟道長于綜合思維。往往關注的是宏觀問題,一旦大賢大哲雄踞于此,后人就只有高山仰止的分了。
3. 受眾群體
普通人可以在西方的邏輯思維體系里穩步前進,但很難在綜合思維里“悟道得道”。
02
領導力是可以標準化的
什么是領導力?在日常工作中,領導力是這樣體現的,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就是跟員工要開個會,會議當中表揚一下近期工作努力的員工;為了達成業績,鼓舞一下士氣;出差時,給下面的員工進行授權,告訴他們什么時候可以直接做主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管理者最熟悉的日常工作場景;
管理者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是沒有標準的,也沒有規定,基本上都是臨場發揮,隨心所欲;但是在西方企業當中,對于這些工作場景,都有一整套的規則,管理者只要套用就可以了,當出現了問題,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例如,我們在企業管理中最常見的“執行力”這個問題,許多的培訓課程都是講這個的;執行力不是員工的能力,而是管理者讓員工在執行工作當中的一些工作方式;
在如何向下屬布置任務,書中列舉了日本大公司規定,管理者給員工部署任務時,至少要說五遍:
第一遍,將任務說明清楚
第二遍,要求員工復述任務;
第三遍,跟員工確定此次任務的目的
第四遍,探討執行任務過程中問題處理的方式
第五遍,要求員工對任務提出個人見解
透過五遍的反復說明,讓員工在執行任務時對各種突發狀況的處理都有了解決預案,再去做執行,達到管理者想要的結果偏差應該幾率比較??;這個可以拿個俗語來說明“磨刀不誤砍柴工”。
跟這個正好相反的是中國的管理者,他們想要最好的執行力,于是,布置完任務就要馬上執行,布置任務時常掛在嘴邊的是“看著辦,我相信你”“不要讓我說第二遍”,等任務回來后常說的“這是我讓你這樣做的嗎?”“怎么什么事都需要我來定?那我雇你做什么”。
更有一些管理者,要求員工有“眼力勁兒”,就是眼色,一個任務能夠透過一個表情傳達清楚嗎?這種默契程度得配合多長時間才能形成。
所以,與其培養員工的眼力,不如在布置任務時,用心做好這5遍,員工的執行力自然提升。
03
提升領導力的四重修煉
一個普通員工如何才能具備領導力呢?提升領導力,肯定還是要循序漸進、次第修煉,領導力的提升成長至少需要四重修煉:
(1)建立信任
當我們還是一個普通員工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質保量完成領導分配的任務,贏得領導的信任;工作中與同事友好相處,贏得同事的信任;在給客戶服務時,贏得客戶的信任;
工作當中形成良好的個人工作環境,你才能獲得升遷的機會,只有腳踏實地地把本職工作做得足夠出色,就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機會。
(2)建立團隊
成為一名管理者后,要清楚我們是透過部屬來完成工作的,要為員工能力提升創造一切便利,而不是越俎代庖,事事參與;
管理者要學會放手,讓團隊自我進化,讓成員自己成長,哪怕開始時出現一些損失、錯誤,也要容忍。
(3)建立體系
為什么有的管理者只有不在,團隊工作就會亂成一團麻,分分鐘不能關機;而有的管理者可以自由出差、出國進修,甚至于呼朋喚友,這就是管理者必須成長的階段-建立體系;
體系就像一個精準運行的機器,一旦建立起來,就會自然運轉下去,不會因為個別因素而停止。
?1)制定標準
運轉機制就是建立管理系統,將團隊的日常工作標準化,一切按標準走,把所有細節的標準都做到盡善盡美,這樣就不怕工作會偏離方向;
?2)引進技術
標準的研制相對簡單,執行起來卻會困難重重,主要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人是主觀的,執行標準就會夾帶私心,出現偏差,為了避免偏差,我們就要采用機器控制和新技術,來避免人自身的局限性,由技控代替人控無疑是大勢所趨。
(4) 建立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觀、信念等精神因素的結合。建立企業文化,是在精神上將企業員工凝聚在一起,是一個企業區別于其他企業最高級的狀態;一旦建立,對于企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于《可復制的領導力》,就分享到這里,下一篇會跟大家分享【明確角色定位,避免親力親為】,告訴大家如果通過部屬來完成任務;
下一篇內容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