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步沒有帶耳機,所以整個跑步的過程中會覺得特別無聊,注意力是散的,而且會特別關注跑步距離和時間,“怎么還沒有跑完”,“怎么才跑幾百米”“怎么才跑幾分鐘”,在這種情緒當中,我特別的難受。
往常我一般會掛一個耳機,打開樊登讀書,聽樊登分享一本書。我的思緒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他講的內容上,這個時候我并不會關注我跑多快、多遠、多長時間,我也不會覺得有多累,反倒會去關注他在講什么,我要從他講的內容里吸收什么東西、學到什么。
我想起了村上春樹寫的一本書,《當我在跑步時,我在想什么》,我沒有看過這本書,我試著從這個標題里面去揣測作者的意圖,他也應該在跑步的過程中覺得無聊過,覺得難以堅持,但一定是他想到什么東西,可以讓他在跑步過程中合理的分配注意力。于是我試著將我的注意力拉回來,思考我今天經歷的事情,但我的注意力沒有辦法完全受我控制,經常會分散,尤其會轉移到跑步時間和距離上,隨即而來的是焦躁甚至是想要放棄。但是我不斷地對自己說,你需要不斷的突破自己,這種煩躁的情緒必須要去戰勝它,包括克服肌肉的疲勞和疼痛。于是我給自己設定小目標,先跑1000米,跑到1000米之后我再重新設定第二個目標,1500米……當我把一個目標分解成幾個小的目標時,我并沒有那么難受,我盡量將我的關注點關注在小目標上,當完成這個目標之后,會覺得不夠滿足,還可以繼續往前跑,這樣我就會舒服很多。
關于強度和負荷量,當強度提高,配速增大時,確實是給人極大的挑戰,產生放棄感、無力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跑步的方法,雖然可以憑借自身意志力去克服不適感,但是我覺得更應該借助其他的手段來增加這個事情的樂趣,不然長期的不適感會降低我對跑步的欲望,以至于放棄。
可以通過聽講座,聽讀書分享,聽廣播來度過這段無聊的時光,降低無趣感,也可以增強這個過程的多元化,既可以讓我鍛煉到身體,也可以讓我去學習到更多的東西,給我一個機會去聽別人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