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沒頭腦也很高興?
《狂飆》無疑是國內上半年最熱門的戲之一
北京口味各異的觀眾在《狂飆》面前表現出了驚人的統一
全都乖乖買票去看了這部題材傳統
然而看完了又覺得不那么傳統的作品
《狂飆》是田漢的傳記,除了“國歌之父”,田漢中國現代戲劇祖師爺的身份好像不那么廣為人知
這次的青春版《狂飆》不僅給我們上了一節歷史課,還讓我們明白了祖師爺一百年前做戲也是摸爬滾打,不受待見
今天,烏鎮戲劇節又在上演這部大戲
我找來了三位對這部戲很感興趣的幾位年輕人
和他們聊了聊他們看到的《狂飆》和他們眼中的田漢
對話之:臘雞國國王
臘雞國國王,女,20,學生
“戲是妄語,我卻認真。”
沒頭腦:喜歡《狂飆》這個戲嗎?
喜歡,可能是我17年至今最喜歡的作品之一了。
沒頭腦:具體點呢?有一個觸發點嗎?
從表妹的那一句“其實我不喜歡看戲,我喜歡的是你”,開始我的眼淚就止不住了,一直哭一直哭,哭到回家都沒停。作為一個女性,看到表妹這樣的愛情真的沒法忍住眼淚。
沒頭腦:作為一個女性,你是怎么看待這部戲中女性視角/女性部分的戲劇的?
田沁鑫導演對女性視角的運用在這部作品中非常合理。《狂飆》中談到了女性對田漢的影響,這里面塑造的女性那種知性的感覺和田漢的少年感是相輔相成的,讓我感覺這之中每個女性角色都是帶著一種母性的感覺,這種東西成為了田漢的一種依靠。
在我看來女性視角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方式不同但可以傳達一樣的東西,只要用的合適,都OK。
沒頭腦:喜歡這個田漢嗎?
喜歡。
金世佳塑造的田漢的確感染到我了,他的生命里一定有和田漢相似的東西,才能讓他塑造的田漢永遠是那樣熱烈執著,甚至有點固執。但我覺得就是他從頭到尾的少年感,對應著田漢這一生都沒有變的那種執拗。非常打動我。
沒頭腦:這個戲用了大量的影像和多媒體,甚至很多觀眾全程都在看大屏幕,你怎么看?
我是很接受這種手法的。作為一個比較情緒化的觀眾,在看戲的時候我已經沒有在想這東西合理不合理了。因為我接受的是來自演員的信息,多媒體只是一個放大鏡,一個傳遞的通道。最打動人的還是鏡頭背后的東西,情感,當我完全進入到情感里去的時候,我不太在乎這個途徑。而且既然現在聊起來我并沒有感覺她有什么東西不合理,那就說明她對我來說很合適。
沒頭腦:看完這個戲,對你/你的業務/戲劇觀有什么啟發和影響嗎?
一定是有的。
這個戲它更多地影響了我的情緒。它給了我一種復雜的打動,一種共情。
就像戲里說的“行星找到了自己的軌道,圍著恒星運轉自如。找不到軌道的,就會橫沖直撞…..我找到了軌道。 ”
人在找到軌道的那一刻的感動和激動是言語沒法表達的,只有另一個人和你走到了一起,告訴你我懂你。
他和我們太像了,他經歷著我們正在經歷的和即將面對的挫折和痛苦,他告訴我們曾經的人是如何走下來的,他告訴我們如何找到方向,他告訴我們能找到。雖然也許最后我們找不到,但至少現在這一刻,我相信我們會成功。
沒頭腦:謝謝。
對話之Stupid禹
Stupid禹,男,22,導演
“我有時覺得我壯心如火,我有時覺得我眼光如炬。我有時當著一種美景,便任著那種奇想學莊周作蝴蝶翩翩起舞”
沒頭腦:喜歡《狂飆》這個戲嗎?
算喜歡吧,不過里面一些政治意味太濃的東西不喜歡。
沒頭腦:比如?
比如里面出現的兩次國歌,第一次出現是介紹他寫《義勇軍進行曲》,我覺得很好,可是結尾給我一種強行打雞血,強行升華的感覺,最后國歌一出來全場都起來了,在田漢這么浪漫的一個人的傳記里出現這種政治狂熱的東西,不喜歡。
沒頭腦:《狂飆》作為一部傳記作品,你覺得它有哪些可圈可點的地方?
《狂飆》對人物刻畫的方式是最特別的。我看過不少傳記作品,里面的主角都像不食煙火的神,天大的事兒也影響不到他們。我原來看過一個傳記作品,謝幕的時候掌聲最熱烈的是劇里的反派角色,因為主角太偉光正了,完美的沒意思了。在《狂飆》里我們看到的是有缺陷的田漢,但他是一個豐滿的人。
這個戲里那種一脈相承的熱情也很打動我。田漢寫了《關漢卿》,把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注入到了作品里,田沁鑫在創作《狂飆》的時候又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情感,這種一脈相承的東西在戲里爆發出來是很有能量的。
沒頭腦:你說田漢是一個浪漫的人,為什么?
他是一個很理想化的人,從《關漢卿》就能看出來。田漢和他所處的時代很不一樣,別人想著現實,他卻想著怎么把戲做好。他不懂偽裝自己,他想做什么就去做了,哪怕看戲把表妹身體耽誤了,也去做了。很個人,很理想,很浪漫。
沒頭腦:那他的愛情觀你能接受嗎?
能啊,人都有七情六欲,蠻正常的。過去我們結婚還都得媒妁之言,門當戶對呢,社會在發展,人會慢慢掙脫這些不正常的倫理枷鎖的。未來的婚姻,愛情絕不只是一張紙,而會出現多元化伴侶狀態。
沒頭腦:這個戲用了大量的影像,甚至很多觀眾全程都在看大屏幕。你怎么看?
觀眾全程看屏幕這事兒我覺得沒什么。這種新的觀演關系還是合理的,它還是戲劇。和電影不一樣,電影觀眾是沒法影響演員的,但在這個戲里觀眾和演員之間還是有交互,還能彼此影響,那就還是戲劇。
而且因為多媒體這戲更豐滿鮮活了。在劇本沒有大變化的情況下把整個劇的信息量變大了,我認為這是多媒體的勝利,多媒體讓這個戲更好看了。
沒頭腦:看完這個戲,對你/你的業務/戲劇觀有什么啟發和影響嗎?
我覺得像一針雞血吧。我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到田沁鑫的位置上去想我和田漢的關系。
沒頭腦:謝謝。
短標題
黑子,男,20,校園戲劇人
“國難當頭,藝術家沒有特權,國難當頭的時候,任何人都沒有特權。”
沒頭腦:喜歡《狂飆》這個戲嗎?
嗯,喜歡。
沒頭腦:狂飆雖然是一部傳記作品,《狂飆》這個戲涉獵了很多話題,哪個話題最讓你感興趣?
這個作品里對戲劇作品社會性的探討讓我很感興趣。作為一個創作者,在創作中向觀眾輸送什么樣的能量和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以劇中的田漢為例,他作為一個戲劇工作者,他經歷了各種波折,愛情,家庭,國家等等,他自己慢慢地找到了自己作為一個戲劇工作者應該為人民,為觀眾做出什么樣的戲劇去鼓舞人民,教化人民。這個很值得我們這些創作者去思考,學習。
沒頭腦:很多評論會說這個戲非常熱血,有被感染到嗎?
沒有。這個戲不少地方給我一種強行打雞血的感覺,跟洗腦似的。我覺得這個戲出眾的地方還是在它的文本和故事足夠優秀,故事講出來了,懂的人自然就懂了,沒必要強行打這種雞血。
沒頭腦:你是怎么看待這部戲中的女性視角的?
說實話沒什么印象。女性,愛情的部分在我看來還是為塑造田漢這個角色服務的。
沒頭腦:喜歡田漢這種帶有浪漫色彩的知識分子嗎?
談不上喜歡,只能說比較認同這個人的經歷。首先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戲劇理想,其次他后來在追求藝術和救國兩件事上找到了一個平衡點。把個人理想和社會責任契合在了一起。空喊愛國或者只顧自己的理想都是沒意義的,前者什么也改變不了,后者又沒有履行個人的社會責任。田漢這樣算是有現實基礎的浪漫。
沒頭腦:這個戲用了大量的影像和多媒體,甚至很多觀眾全程都在看大屏幕,你怎么看?
影像挺好的,沒有喧賓奪主,變成幻燈片展,還強化了一些靜態場景的能量,比如五個女人那段。
多媒體我不喜歡,每次一放幻燈片都感覺自己從劇場回到了公司會議室。
沒頭腦:看完這個戲,對你和你的業務有什么啟發嗎?
最大的感悟就是:我們的創作一定要有責任感,要聯系社會實際去創作。在田漢所處的國難當頭的時代,他們就是需要自己的作品來激發國民的愛國熱情和自信心。我們現在亦是如此,我們應該做出緊跟時代的,能讓觀眾看了有所思考的戲劇,而不是一味地去做娛樂的東西。
沒頭腦:謝謝。
遙祝烏鎮的小伙伴們觀劇愉快~
我在北京,想念你們~
-THE END-
本期作者:沒頭腦也很高興
空間戲劇主編:丸子
空間戲劇,留個空間,給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