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陰陽巧合下非常有幸的參與了一場線下的產品經理活動,現場來參與分享的有Luke,快刀青衣,沈鵬等產品經理屆的大牛;分享活動持續了一個下午,分享的內容很多,有產品方向的,有運營方向的,在這里我跟大家聊聊此次我參與活動產品方向上的一些心得。
成為一個高階學習者
? ? ? ? 我們經常會給手機或者電腦里下載很多的電子書,總以為自己能看,但其實呢,很多時候我們就是下載下來了,但是并沒有往下繼續的動作,好像我們手機里有這本書就表示我們已經看過了(我微信讀書書架上就有好多書沒有看~);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預先體驗效應”,下載各種書籍到手機上,讓我們產生了“知識的幻覺”,以為我們學到了東西。
學習的金字塔(如圖)可以大致的分為六層:
最底層的是“remember”,也就是“記”;但是能達到最低有要求的又能有多少人呢?我們經常抱著手機,刷知乎,網易新聞等app,但是放下手機我們又能記得多少,隔一天又能記得多少呢,刷這些東西更多的是打發無聊的時間,讓我們看起來生活,學習的很充裕;
其次是“understand”;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在記住一個東西的基礎上,要理解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知識的幻覺”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們大腦產生了一種幻覺,讓我們覺得我們已經完成了這件事情。
第三層是“apply”運用;就是將學到的事情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學習中去;分享者李叫獸舉了個例子非常形象:京東眾籌有一款口罩產品文案為:“專業運動凈化裝備”,文案非常平常且沒有帶入感,他改成什么了呢,“摘下口在是北京,戴上口罩是北歐”,來自挪威的活性炭凈化技術。帶入感非常強,讓用戶一下就明白了區別。
第四層是“analyze”;一個知識或技能,必須要在運用時加強訓練力度,才能更近一步;在刻意練習技能時,我們也要分析到底自己哪里還做的不足,這樣才能有目標的訓練加強。
第五層是“evaluate”;日常工作生活中,難免有些重復性的東西;我們可以對每次進行的事情進行復盤,如開產品評審會,這一次講的邏輯有沒有提升,面對技術的提問,有沒有解釋清楚。
第六層是“create”;創造是一個比較難的技能;要慢慢的有input轉換為output,這樣才能真正的學到東西。
當前環境下如何做好產品
互聯網在上半場時是很開心很性感的時代,可以做到一分耕耘十分收獲,早些年進去的人,不論是創業還是投資,現在的身價都倍漲;而現在呢?到了下半場,互聯網+就變成了一份耕耘一分收獲了,已經沒有開始階段的線性增長了,但是這個是真正健康的時代,不是憑運氣,更多的是憑借實力才能成功。
那么在互聯網的下半場該如何做產品呢?答案是:重!
一個產品在當前的環境下想要持久的存在必須的做的“重”;重在內容,重在線上線下產業的打通。如網易云課堂的計算機課程:課程都是來自全國top10高校中的該門課教的最好的老師;做的如此之重,用戶會喜歡,競品要想跟進也需要對自身進行考量看是否劃算。
最后
當前的互聯網環境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浮躁,現在更加務實;作為互聯網領域內的產品經理,我們首先應該成為一個高階學習者,將自己也當做一個產品,不停的打磨自己;而后,再用學到的技能打磨自己負責的產品,讓自己跟著這款產品一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