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太穿越是指縱貫穿鰲山—太白山這一秦嶺主脈的穿越線路,兩山之間的直線距離為50公里,實際徒步穿越行程為100公里左右。整個穿越行程中,海拔由起點的1740米上升到鰲山標志塔3475米,再經太白梁3523米最終到太白山主峰拔仙臺3767米,用時6-7天,大部分行走在無人區和第四紀冰川遺跡,其中一段石海遍布山坡。它氣候變化萬千,風云變幻莫測,甚至一天里也會經歷四季。路途共約翻越17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是秦嶺乃至國內最為原始最為自虐的頂級穿越線路之一,是中國最難的五大徒步線路之一。此線路強度和難度在國內都首屈一指,被譽為行走在天堂和地獄之間,也是眾多驢友向往的圣地。
這一次冬走熬太是無意間決定的-從尼泊爾經拉薩下來以后輾轉西寧阿業朋友青旅店里休養,住在店里的大叔說準備冬走熬太,問我要加入嗎?我說有幾個人,大叔回答就五到六個吧,人多有危險,照顧不過來。我笑著說,危險到是不怕-就是在拉薩呆里一年時間沒有怎么運動,雖然剛從尼泊爾徒步ABC回來,但是那線路跟這個沒法比啊,要去怕跟不上你們呀。他笑著說,就你這身板沒問題。走吧,元旦一起出發!就這樣決定了這次冬鰲太行程。
12月28號晚我跟大叔從西寧定了到西安的火車票出發,本來阿業也準備一起的-臨時有事退出,隊友從以前定好的6人變成了五人。我們倆經過一夜火車旅程,29號上午十點走出火車站就在站前東邊古城墻里找了網上訂的一家尚儉太空艙酒店住下,等待另外的三名隊友集合。30號早上我跟大叔先去超市采購此行程的生活用品。晚上另外到了兩名隊友,還有一名明天汽車站碰頭。五名隊友中我只跟大叔認識-另外三名是大叔在新疆走烏孫古道認識的驢友。
31號早上從火車站轉了一次公交到西安北客運站接上另外一名隊友。買了西安至太白縣的票,一點發車五點左右到了塘口村路口下,步行到住宿點也是我們的起點程秀才家。村里天冷也沒有看見什么人-大家也沒有什么活動。晚上吃過晚飯在他家拿了7個高山氣罐,另外在邊上小店買了兩掛鞭炮,就回二樓房間大家相互認識熟悉一下。聽領隊安排分配物品和行程中注意事項還有保險等一系列穿越行程中的出發前準備的東西,因為他雖然在夏天成功4次穿越過鰲太,但冬天的熬太還是第一次走,所以他心里也沒有底-出發前還是要給大家講一下。現在退出或者第一,二天感覺身體不適可以有其它線路下撤,不然過了下撤線路就只有到終點的線路。這個時候進退兩難就沒得選擇了。
物品總配; ? 高山氣罐7個,爐頭兩個,帳篷三頂,高壓鍋兩個,化雪燒水鍋兩個,大米19斤,干面條14斤,香腸6斤,牛肉3斤,豬耳朵一斤,鹽,榨菜25袋,大餅3斤,威士忌700毫升一瓶,垃圾袋兩卷,衛生紙一袋10卷裝,二鍋頭三斤裝。早晚開火,中午路餐自備。
物品個人; ? GPS,睡袋,防潮墊,頭燈,零食路餐,保暖內衣,登山杖,保溫水杯,冰爪一副,雪套一對,手套一副,沖鋒衣褲,羽絨服一件。繩子一根,防滑防水鞋,眼鏡,帽子,襪子三雙,一萬毫安充電寶一個,備用鞋一雙。佳能單反配18至135鏡頭一只。
下面介紹一下五名隊友。領隊,楊將;河南人,在上海工作賣酒的,辭職出來以后兩年里走了不少海拔4000以上線路。有極強的戶外生存本領及帶隊能力,聽說現把上海房子賣了準備在新疆烏魯木齊開民宿和戶外穿越。小武;廣西人,在貴陽工作,請假出來的,也走過幾次戶外穿越。王立峰;河南人,跟楊將是老鄉,帶著他走過幾次戶外穿越,現在蘇州上班,也是請假出來的。大叔;江西人,公務員,混不慣體制下海,一個人背著包搭車走南闖北看山看水找玉石,老驢。本人;貴州人,以前在蘇州上班,辭職出來浪了三年,談不上老驢,只能算驢友。五名隊員大家都有過戶外穿越徒步路線,這樣大家心里都會踏實不少。畢竟熬太穿越不等同于其他線路,更不要說冬季的熬太。所以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同行的隊友負責。
第一天,2017年1月1號,天還未亮,程秀才媳婦就叫我們下樓吃飯,大家趕緊起床洗漱完畢,吃完飯準備好背包。天剛亮,程秀才就用小車兩次把我們連人帶包送到村子水泥路和山路連接的路口,夏天來可是有拖拉機送到山腳下的哦。下車以后看大叔在村邊材火堆里找了一根子,我也趕緊過去找了一根,沒辦法,特意為此次出行買了登山杖,結果下火車在廣場就丟了。大家都下車以后跟秀才合影一張,我們就興奮地踏著腳下的凍土向茫茫大山里出發了。領隊楊將拍照沒在合影里。
負重4到5十斤,走了一會還沒有走到山腳下,因為穿的衣服太多,一走起來,就感覺太熱了-大家在路邊就開始脫了。哈哈
走到山腳下,與村里民房上殘雪和地里的凍土不一樣,這里的路已經全是積雪覆蓋了。村里的天還是陰天,這里已經飄著零星的雪花了,恐怕越往山里走雪會越大。當時就在想;這是上天給下馬威讓我們知難而退呢!還是瑞雪兆豐年呢!不管怎樣,還是要繼續前行的,不過在上山之前我們先放一掛鞭炮,懷著對大自然/老天的敬畏,拜拜山神,希望此行順順利利,也期望老天給我們一個好天氣。
在雪地里行走最怕的是迷路,帶著GBS跟著軌跡走,那么最難的是領隊在前面開路,還好我們到達程秀才家時就告知31號有一支隊伍6個人早上出發了,元旦加我們今天從他家出發的總共11個人。這樣我們可以不用開路,雖然隔了一天,但雪地里腳印還是依稀可見。這樣大家跟著前面的腳印在樹林里深一腳淺一腳的往上爬,不時還要躲避上方的樹枝。這樣下來,還是很消耗體力,走了大約三小時,都累得不行了-這時隨著海拔的爬升,雪花也越落越急。下午一點左右大家爬到半坡上休息,吃點路餐。最后領隊,楊將感覺大家體力消耗得太厲害,還商議把高壓鍋和牛肉拿出來,就地取雪化水,熬了二鍋滾燙的牛肉湯喝下去,補充體力繼續爬行。
二點半左右,到達水晶粱埡口,開始起霧。然后過水晶粱從火燒坡至藥棚架以后樹林里積雪開始堆積,深的地方不小心踩下去過小腿了。這一段路程直到營地,沿路開始遇到西安戶外組織的元旦熬山短線穿越隊員往下走,打個招呼問聲好!都說上面霧好大雪很厚,在聽說我們五人小隊走熬太穿越讓我們小心點。我們都說做了準備帶夠十幾天吃的,霧太大就停留,等天氣好了再走。不過第一天重裝穿越雪地,大家都在慢慢適應,所以走的很慢,一直走到傍晚大家疲憊不堪才到2900營地露營點。放下包顧不上休息,抓緊時間在天完全黑下來之前,趕緊分工鏟雪搭帳篷,生活做飯,找干樹枝生火取暖,烤鞋子,因為平常加絨鞋子穿不到,我自己考慮到就走這一次雪地,所以就買了一雙加絨勞保鞋。結果悲劇了,陸地穿著是很暖和,雪地里它不防水啊,全濕了。不要說我這不防水又沒有套雪套的鞋子,其他隊友套了雪套,防水的登山鞋也濕了。只有大叔穿里一雙雨鞋沒事。雪地中穿著濕鞋;走著不覺得難受,等停下來以后那滋味美得不要不要的。我相信要是站在那里半個小時不活動,腳跟鞋絕對會凍在一起的------
第一天行程,海拔爬升挺大,天氣不好,在樹林雪地里也沒風景可賞-加上是出發的第一天,都挺累!晚上,在溫度零下二十幾度的雪地里寒風刺骨。趕緊吃完高壓鍋煮的,大米榨菜香腸飯。(此環境里,不趕緊吃,很快就會冷下來凍在碗里的哦)在烤完鞋子迅速進入帳篷鉆進睡袋,很快就進入夢鄉期盼明天的到來。
GBS數據,塘口村出發,海拔1700,行程9.8公里,到達2900營地露營,海拔292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