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懷瑾先生有言:“《紅樓夢》你真懂的話,那是一部禪學,一部佛法。”本人非常同意。在我看來,曹學芹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是以懺悔、悲憫、超脫的態度來寫《紅樓夢》的,即所謂上帝視角。
清人淳穎曾作《七律·讀〈石頭記〉偶成》一首:
滿紙喁喁語不休,英雄血淚幾難收。
癡情盡處灰同冷,幻境傳來石也愁。
怕見春歸人易老,豈知花落水仍流。
紅顏黃土夢凄切,麥飯啼鵑認故丘。
說明淳穎是讀過全本《紅樓夢》的,可惜我們沒有這個福氣。前人有言:“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實在有同感。
此詩最后一句明顯是實寫,麥飯,指粗礪之飯,啼鵑,形容悲苦之聲,文天祥有詩:”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故丘,指舊墓。通過這些意象,可以想像出一番情景:
賈家衰敗后,寶玉歷經磨難,得到曾經的下人救援,暫且安身,于清明之時,簡以麥飯,以奠故人,這個故人,應該就是黛玉了。啼鵑之聲,不絕于耳,抬頭四顧,渺渺茫茫。個中滋味,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魯迅先生曾評價《紅樓夢》: “蓋敘述皆存本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紅樓夢》很少空談理論,更多的是寫實,更具體地說是寫情。一個”情“字可概括整部《紅樓夢》,所以又名《情僧錄》。
其中感人之處,俯拾即是,今將其中情之動容處實錄于下。
摘錄及感想
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
此為脂批,前有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因此,曹雪芹跟一般的作家完全不同,真正是字字血淚。筆者認為,此句可為通部《紅樓夢》之墓志銘。
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前批“知者寥寥”,芹溪、脂硯、杏齋諸子皆相繼別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殺!畸笏。
前條為脂批,有可能是說,鳳姐點戲的情節在現實中是有本事的(如魯迅先生所說,敘述皆存本真,聞見悉所親歷),而在現實本事中,鳳姐點戲,是脂硯齋執筆書寫的(點戲要先寫在紙上,再轉給后臺戲班)。這肯定是多年前曹家繁盛之時,所以脂硯齋不免對景傷情;后一條是多年之后,署名為畸笏叟的人于丁亥年夏日再次批書,然而此時早已人非物換,大家相繼離世,只剩朽物一枚了……實有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中“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之悲慟!
麝月閑閑無語,令余酸鼻,正所謂對景傷情。丁亥夏。畸笏。
此批語前有寶玉和麝月的對話:
“彼時晴雯、綺霰、秋紋、碧痕都尋熱鬧,找鴛鴦琥珀等耍戲去了,獨見麝月一個人在外間房里燈下抹骨牌。寶玉笑問道:“你怎不同他們頑去?”麝月道:“沒有錢。”寶玉道:“床底下堆著那么些,還不夠你輸的?”麝月道:“都頑去了,這屋里交給誰呢?那一個又病了。滿屋里上頭是燈,地下是火。那些老媽媽子們,老天拔地,伏侍一天,也該叫他們歇歇,小丫頭子們也是伏侍了一天,這會子還不叫他們頑頑去。所以讓他們都去罷,我在這里看著。”
此條批語應是多年之后,曹家早已衰敗,丫頭中只留下了麝月(如后文批語,好歹留著麝月”),畸笏叟批書至此,看到了身旁的麝月,閑閑無語,不免心生滄桑之感,傷心落淚。
劉姥姥會意,未語先飛紅了臉,欲待不說,今日又所為何來?只得忍恥說道:“論理今兒初次見姑奶奶,卻不該說,只是大老遠的奔了你老這里來,也少不的說了。
一位老婦人,年逾古稀,女兒、女婿、外孫窮得沒飯吃,忍著恥辱白眉赤眼地跟人要錢,那滋味可想而知。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所謂大丈夫,如此看來,她女婿狗兒真是無用之庸人,正如劉姥姥所說,“你皆因年小的時候,托著你那老的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個什么男子漢大丈夫呢!”句句屬實,字字見血!
賈蕓出了榮國府回家,一路思量,想出一個主意來,便一徑往他母舅卜世仁家來。原來卜世仁現開香料鋪,方才從鋪子里來忽見賈蕓進來,彼此見過了,因問他這早晚什么事跑了來。賈蕓道:“有件事求舅舅幫襯幫襯。我有一件事,用些冰片麝香使用,好歹舅舅每樣賒四兩給我,八月里按數送了銀子來。”卜世仁冷笑道:“再休提賒欠一事。前兒也是我們鋪子里一個伙計,替他的親戚賒了幾兩銀子的貨,至今總未還上。因此我們大家賠上,立了合同,再不許替親友賒欠。誰要賒欠,就要罰他二十兩銀子的東道。況且如今這個貨也短,你就拿現銀子到我們這不三不四的鋪子里來買,也還沒有這些,只好倒扁兒去。這是一。二則你那里有正經事,不過賒了去又是胡鬧。你只說舅舅見你一遭兒就派你一遭兒不是。你小人兒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個主見,賺幾個錢,弄得穿是穿吃是吃的,我看著也喜歡。”
呵呵!現成話好說,要命錢難給。說理如說書,舍錢如舍命,這樣的人古今不異。
劉姥姥忙趕了平兒到那邊屋里, 只見堆著半炕東西。平兒一一的拿與他瞧著,說道:“這是昨日你要的青紗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個實地子月白紗作里子。這是兩個繭綢,作襖兒裙子都好。這包袱里是兩匹綢子,年下做件衣裳穿。這是一盒子各樣內造點心,也有你吃過的,也有你沒吃過的,拿去擺碟子請客,比你們買的強些。這兩條口袋是你昨日裝瓜果子來的,如今這一個里頭裝了兩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難得的,這一條里頭是園子里果子和各樣干果子。這一包是八兩銀子,這都是我們奶奶的。這兩包每包里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后再別求親靠友的。”說著又悄悄笑道:“這兩件襖兒和兩條裙子,還有四塊包頭,一包絨線,可是我送姥姥的.衣裳雖是舊的,我也沒大狠穿,你要棄嫌我就不敢說了。”平兒說一樣劉姥姥就念一句佛,已經念了幾千聲佛了,又見平兒也送他這些東西,又如此謙遜,忙念佛道:“姑娘說那里話?這樣好東西我還棄嫌!我便有銀子也沒處去買這樣的呢.只是我怪臊的,收了又不好,不收又辜負了姑娘的心。”平兒笑道:“休說外話,咱們都是自己,我才這樣。你放心收了罷,我還和你要東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樣干菜帶些來,我們這里上上下下都愛吃。這個就算了,別的一概不要,別罔費了心。”劉姥姥千恩萬謝答應了。平兒道:“你只管睡你的去,我替你收拾妥當了就放在這里,明兒一早打發小廝們雇輛車裝上,不用你費一點心的。
對話句句平實,句句感人,而王夫人那一句“以后再別求親靠友的”說得人鼻頭一酸!
茶已三獻,賈妃降座,樂止。退入側殿更衣,方備省親車駕出園。至賈母正室,欲行家禮,賈母等俱跪止不迭。賈妃滿眼垂淚,方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三個人滿心里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淚。
此文后有脂批:《石頭記》得力擅長全是此等地方。非經歷過如何寫得出!壬午春。至親之人,多少情感,多少話語,俱說不出……
只聽桂花陰里,嗚嗚咽咽,裊裊悠悠,又發出一縷笛音來,果真比先越發凄涼。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靜月明,且笛聲悲怨,賈母年老帶酒之人,聽此聲音,不免有觸于心,禁不住墮下淚來。眾人彼此都不禁有凄涼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賈母傷感,才忙轉身陪笑,發語解釋。
我想各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境,或睹一物,或聞一音,忽發悲感。賈母暮年之人,歷經滄桑,眼見大廈將傾,勉強行天倫之樂。夜靜月明,笛聲悲怨,誰能不有觸于心,誰能不墮下淚來。
佳蕙點頭想了一會,道:“可也怨不得,這個地方難站。就象昨兒老太太因寶玉病了這些日子,說跟著伏侍的這些人都辛苦了,如今身上好了,各處還完了愿,叫把跟著的人都按著等兒賞他們。我們算年紀小,上不去,我也不抱怨,象你怎么也不算在里頭?我心里就不服。襲人那怕他得十分兒,也不惱他,原該的。說良心話,誰還敢比他呢?別說他素日殷勤小心,便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可氣晴雯,綺霰他們這幾個,都算在上等里去,仗著老子娘的臉面,眾人倒捧著他去。你說可氣不可氣?"紅玉道:“也不犯著氣他們。俗語說的好,`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誰守誰一輩子呢?不過三年五載,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時誰還管誰呢?"這兩句話不覺感動了佳蕙的心腸,由不得眼睛紅了,又不好意思好端端的哭,只得勉強笑道:“你這話說的卻是。昨兒寶玉還說,明兒怎么樣收拾房子,怎么樣做衣裳,倒象有幾百年的熬煎。”
這是賈府底層的兩個小丫鬟,在獎賞被冷落后,彼此談心。想想偌大的賈府,在某個偏僻的角落里,兩顆孤獨的心彼此溫暖,不禁淚流。‘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誰守誰一輩子呢?真是大丈夫口氣!作者寫小人物,真是寫一個,亮一個!
鳳姐等吃過茶,待他們收拾完畢,便起身上車。外面旺兒預備下賞封,賞了本村主人。莊婦等來叩賞,鳳姐并不在意,寶玉卻留心看時,內中并無二丫頭。一時上了車,出來走不多遠,只見迎頭二丫頭懷里抱著他小兄弟,同著幾個小女孩子說笑而來。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料是眾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爭奈車輕馬快,一時展眼無蹤。
這一段寫得真好!曹公最擅長于熱鬧中寫清冷語。細讀此文,有沒有讓你想起小時候剛認識一位新朋友,媽媽就要拉你回家時的不舍之情?有沒有讓你想起自己被關在屋里寫作業,看到窗外小朋友玩耍時的難過之情?
說著才要回去,只見一個小丫頭扶了賴嬤嬤進來。鳳姐兒等忙站起來,笑道:“大娘坐。”又都向他道喜。賴嬤嬤向炕沿上坐了,笑道:“我也喜,主子們也喜。若不是主子們的恩典,我們這喜從何來?昨兒奶奶又打發彩哥兒賞東西,我孫子在門上朝上磕了頭了。”李紈笑道:“多早晚上任去?"賴嬤嬤嘆道:“我那里管他們,由他們去罷!前兒在家里給我磕頭,我沒好話,我說:`哥哥兒,你別說你是官兒了,橫行霸道的!你今年活了三十歲,雖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來,上托著主子的洪福,下托著你老子娘,也是公子哥兒似的讀書認字,也是丫頭,老婆,奶子捧鳳凰似的,長了這么大。你那里知道那`奴才'兩字是怎么寫的!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爺爺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惱,熬了兩三輩子,好容易掙出你這么個東西來。從小兒三災八難,花的銀子也照樣打出你這么個銀人兒來了。到二十歲上,又蒙主子的恩典,許你捐個前程在身上。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饑挨餓的有多少?你一個奴才秧子,仔細折了福!如今樂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的,求了主子,又選了出來。州縣官兒雖小,事情卻大,為那一州的州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盡忠報國,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這話雖說有幾分奉承,但讓人感覺到的卻是實在、感恩甚至說到辛酸處有點感動。筆者小時候最喜歡聽老人家談話,就覺得他們說的話有味道!
元妃聽了寶玉能題,便含笑說:“果進益了。”賈政退出。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因問:“寶玉為何不進見?"賈母乃啟:“無諭,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快引進來。小太監出去引寶玉進來,先行國禮畢,元妃命他進前,攜手攬于懷內,又撫其頭頸,笑道:“比先竟長了好些……"一語未終,淚如雨下。
正所謂”其名分雖系姊弟,其情狀有如母子。“其前又有批文:批書人領過此教,故批至此竟放聲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為廢人耶?
寶玉道:“回來說什么?”小丫頭道:“回來說,晴雯姐姐直著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閉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有倒氣的分兒了。”寶玉忙道:“一夜叫的是誰?”小丫頭道:“一夜叫的是娘。”
一夜叫的是娘……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寶玉聽了,怔了半天,因看著那院中的香藤異蔓,仍是翠翠青青,忽比昨日好似改作凄涼了一般,更又添了傷感。默默出來,又見門外的一條翠樾埭上也半日無人來往,不似當日各處房中丫鬟不約而來者絡繹不絕。又俯身看那埭下之水,仍是溶溶脈脈的流將過去。心下因想:“天地間竟有這樣無情的事!”
于無人處,落下淚雨……
謹以筆者最喜歡的《紅豆詞》結尾: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后 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滿喉 照不見菱花鏡里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 捱不明的更漏
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
流不斷的綠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