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在樹的下面 /?樹在大地的里面 /?小河在月亮的下面 /?月亮在小河的里面 /?你在我的下面 /?我在你的里面
——馮唐
有人說要看小黃書,那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本馮唐的《北京,北京》,也是馮唐北京三部曲小說的終結篇。一個人能把自己的青春經歷洋洋灑灑寫上三大本,不包括原稿中的刪減部分最終出版字數就將近39萬字,真的讓人羨慕。感覺自己的青春就沒有那么多話可以寫,不知是我自己這樣,還是我們這代人的共同體驗。當然我的青春還遠遠沒有結束哈哈。
這兩年國內的影視圈掀起了一股IP熱,似乎什么樣的文學類型都能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這對于創作者來說自然是件好事。不過當聽到《春風十里,不如你》是改編自《北京,北京》時,還是感到十分詫異,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一方面是因為小說文本更多采用了意識流的一些寫法,故事是血肉模糊的,是支離破碎的。小說只是提供了許多具死尸的骨架,需要編劇用大量的段子填充起來。二是作為文學界的泰迪,馮唐的作品只能用不堪入目四個字來形容。我讀馮唐的第一本書是小說《不二》,真的亮瞎了我的狗眼,這樣的文字不當成小黃書來讀真的可惜。難怪出版界這樣評價馮唐的文字,全身都是小雞雞,騸都騸不干凈。
馮唐的作品里有股下半身的腥葷味,但同時他又是一個文藝金句高手,像“我們彼此相愛,就是為民除害”“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等等正是出自他的手。其實春風十里不如你也并非馮唐原創,一千一百年前杜牧在《贈別二首》中寫道“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不過這里“春風十里”是杜牧用來借代歌妓的。
馮唐刪了幾個字添了一個字就創造了一個神奇的句式,什么什么不如你。我們用“如”這個字時,一般前后兩者是同一種類或者同一概念。你不如別人家的孩子,你們都是人類;如花,是說美貌這個概念。春風十里不如你,其中到底省略了什么概念呢,有種現代詩耐人尋味的美感。也有人戲謔這句式寫了一首詩,覺得挺有意思:
春風十里,五十里,一百里,體測八百米,海底兩萬里,德芙巧克力,可可布朗尼,香草味八喜,榴蓮菠蘿蜜,雞汁土豆泥,芝士玉米粒,黃燜辣子雞,碧玉金鑲玉,紅燒獅子頭,黑椒牛里脊,香橙排骨糖醋魚,不如你,全都不如你。
回到《北京,北京》這本書,這是一本講青春的、愛情的、真與美的小說,充斥著各色各樣的幻想,關于性的、關于夢想的。通過主人公秋水的視角講述的各種妄念的故事,妄念的產生、表現、處理以及結果。什么是妄念?如果你有一個期望,長年揮之不去,而且需要別人來滿足,這個期望就是妄念。
讀這本書時可以體會到馮唐寫作時的自戀,無論是從他敘述視角隨性的切換,還是回憶時略帶種馬文的口吻,還是充滿想象卻又自以為是的比喻,不過仍然可以感受他真誠的一面,尤其是看到秋水最后醉酒后對過去的戀人以及朋友的電話獨白時,真的是有所感觸。被時間所困擾的豈止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時那位毛茸茸的少年,還會有無數的九零后乃至零零后一零后的少年們。
書中的人物形象也是扁平化的,想想自己記憶里中學大學時期同性的異性的模樣也好像這樣,連同當時的幻想一起被時間的大腳慢慢地踩扁。倘若幻想真的被時光分解殆盡將是怎樣的一番光景,馮唐在初版后記里這樣寫道:
年輕人沒了幻想,一不小心就俗了,認了天命之后,不再和自己較勁兒,天驀然暗下來,所有道路和遠方同時模糊,小肚腩立刻鼓起來,非常柔軟,擋住了下面的陰莖。
青春時期你的那些幻想還有幸存者么?還有像寶藏一樣找尋的秘密么?想不明白的事情就忘掉或者當作公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