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里的飯菜,再不合胃口也是有價,老家里的飯菜,美味可口卻永遠無價。
幾枚雞蛋,三五番茄,經媽媽的手,總能吃出念念不忘的愛的味道。
01
小時候,媽媽在院子的角落用青磚砌了個兩層小雞窩,中間用幾根短木棍隔離著。上面鋪些干草,就是母雞的臥室,下層則是雞糞堆積的地方。
雞蛋是農家人眼中的珍品,常常積攢下來放在盛有谷子的柜子里。只有在重要節日或客人拜訪的時候,深居簡出的雞蛋才會重見天日。在油的煎炒中綻放出絢麗的花朵,而陪伴它的永遠是紅透的番茄,紅黃搭配似乎是一種永恒的色彩。
上小學之前的那段時光,無憂無慮夾雜著歡聲笑語,總能讓已成年的你在回望時嘴角上揚。早晨,睡眼惺忪的坐在門前的小凳上,看著院子里那只來回踱步啄食的母雞,隱約中感受到它那高傲的眼神。
是啊,在物質匱乏的歲月里,它就像一位功臣一樣,提供給一家人最好的營養品。每當它咕咕叫個不停的時候,就是一枚雞蛋的誕生,也是它一天里最得意的時刻。
這時候媽媽就會不慌不忙的走過去,把雞蛋從雞窩里收起來。有時候,媽媽忙的抽不開身時,我就搶先一步,攥在手里。剛下的雞蛋帶著些溫度,感覺殼里面都在沸騰。也不知從誰哪里聽到的消息,剛下的雞蛋是可以打開喝的,于是就激動的悄悄“知行合一”了,畢竟親自收蛋的機會不多。
而有時候,這樣的機會沒有及時抓住,幾個小時之后才想起,但雞蛋早已褪去了溫度。而小孩子的靈感也就往往在此時被激發,手捂一下溫度不就有了么。也就在行動將要實現的時候被媽媽發現了,出于疼愛,媽媽答應做一份番茄炒雞蛋解解我這個小饞貓。
02
于是就等啊盼啊,臨近中午,就迫不及待的伏在案板旁,看著媽媽做飯的整個過程。田里采摘回來的番茄水靈靈的擱在案板上,一刀兩半,兩半倒扣,菜刀飛快的切出許多半圓片狀,每一片都帶著包含著種子的膠狀汁液,十分誘人。
然后就是雞蛋在碗口輕輕碰撞,隨著輕微的開裂聲,晶瑩剔透的蛋清裹著圓潤飽滿的蛋黃輕盈的滑入碗底。一雙木筷飛快的攪拌,在筷子與碗壁的碰撞聲中,蛋清與蛋黃輕松的融為一體。
一切就緒,鐵鍋里的油溫也差不多了,蛋液與熱油相遇的一瞬間,制造出廚房里美妙的聲音,隨著一陣香氣撲鼻而來,讓一旁等待的我口水直咽。隨著番茄的加入,幾分鐘之后,一份期待已久的美食就做好了。配上煮好的面條,經筷子的攪拌,紅黃兩色在白色面條的映襯下愈發鮮艷。
這色香味俱全的番茄雞蛋臊子面就是我心中的山珍海味,因為它包含著濃濃的母愛,看不見、摸不著,卻甜在口中,暖在心里。
03
因為不常有,所以常期待,期待中也賦予了它更多的意義。它是我取得好成績之后的獎勵,是病痛中激勵我堅強的良藥,是生日里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是失落中讓我及時醒悟的解藥,也是我遠行歸來時最舒服的犒勞。
如今,生活一切都好了,每天都是節日,不需要等到日歷上那些固定的時刻,只要想吃隨時都可以拿來享用。然而人又是一種奇怪的生物,當你心心念著的東西變得能夠輕易得到時,也漸漸對它失去了期待。
但有一種東西,卻讓你難以忘懷,不管你漂泊在何方,總能時常想起它,那是故鄉里媽媽做的菜,以及廚房里那忙碌的身影。
正如舌尖上的中國里面說的那樣,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在外許久,不知是何緣故,就那么有一天,自然的懷念媽媽曾經做的那份番茄雞蛋的味道來。一直以為那再熟悉不過的平常小菜,自己也能得心應手的做出來,卻總感覺少了一些東西,對,是媽媽的愛,那份配方不能省略,少了就不是那個味道了。
04
夜深了,床上的我翻來覆去無法入夢,遠離故鄉,遠離熟悉的人,在陌生的世界里追著我們的夢。
為之奮斗,為之癡狂,腳步匆匆的時候,也要適當的停下來,感受家里的溫暖以及那份久違的親情。是時候回去看一看操勞著的母親,嘗一嘗那份不可復制的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