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果要給《燦爛千陽》配一個場景,應是干凈清爽的秋日,下午的太陽,大片的銀杏樹。午后的陽光柔和溫暖,照在一大片金黃色的銀杏葉上,滿眼是陽光的顏色。天空、樹上、地上,一大片一大片鋪陳開來。有一個穿著布卡的女性身影,緩步走向太陽的方向,我看不清她的面容,只看見一個瘦弱的背影,但或許是那陽光的力量,或許是那女子從容不迫的步伐,我仿佛感受到了堅定,即使生命漸行漸遠,力量卻可愈加燦爛。
? ? ? ? ?當沒有人給予溫暖,我將冷眼旁觀。小說中娜娜生下了私生女瑪麗雅姆,面對周遭的虛偽與絕情,她清楚得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一叢狗尾草,一叢艾蒿。不過如野草般孤獨得看著這個喧囂的世界,娜娜塵封內心的世界,冷語警醒女兒男人怪罪的手指總是指向女人。
? ? ? ? ?當被人剝奪了僅有的溫暖,對那人,絕;對世人,忍。瑪麗雅姆一個深夜的等待,寒了心。她追尋到父親的住所,得到的不是歡迎,而是虛偽的回避,對生父希冀 的感情轟然倒塌。但命運接踵而至,母親自殺走了,父親決定把她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嫁給一個大她30歲的陌生男子。絕別父親,被迫遠離故土,孑然一身的她在之后的日子里學會了忍。
? ? ? ? 若被贈予玫瑰,我回饋的力量將是整片太陽。共同經歷了戰亂、貧困與家庭暴力的重壓,瑪麗雅姆結識了萊拉,從水火不容到推心置腹,從一夫二妻關系到朋友甚或母女關系。“山中槍炮聲連綿不絕,她們看著云彩飄過月亮,這個季節最后一批螢火蟲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明亮的黃色弧線。萊拉和瑪麗雅姆交換了一個眼神。坦誠的、會意的眼神。”因為會意,哪怕最后瑪麗雅姆最后失去了自由和生命,她也心甘情愿為萊拉換回美好的生活。
? ? ? ? 魯迅說:“悲劇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也許是悲哀的色彩太過濃郁,才顯得溫情彌足可貴;也許是溫情厚重如秋葉,傷痛黑暗的色彩多了陽光的金黃。我從一個故事里窺探到了時代的無情與殘酷,也從一個人的一生里讀出了命運的被動與主動。一出生就是哈拉米(私生女),母親的嫌惡與冷淡,父親因重視名聲將她遠嫁,這是瑪麗雅姆命運的被動。而當姆麗雅姆將萊拉視為摯友,成為了一個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的人后,她的所有犧牲對她來說都不算太糟糕,這是她命運的主動。
? ? ? ? ?我特別喜歡文中的一個場景,瑪麗雅姆和萊拉坐在屋外的折疊椅上,一邊吃著甜餅,一邊分享三杯茶,這是生活的從容與美好,可惜,如此短暫;幸甚,得一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