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這段“對白”來自寒山和拾得兩位禪師,前些年當我看到這段對話的時候,心里暗想對于那些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的人先不去管他們,再過幾年看看他們會變成什么樣...
?幾年過去了,這段“對話”對我有著很深的影響,讓我學會了忍,學會了避讓,學會了視而不見。昨日無意中念起這段“對話”,念著念著心中忽然起了一個念頭,覺得拾得禪師的最后一句“再待幾年,你且看他”中的“他”,或許應該理解成自己。“再待幾年,你且看自己”,看看這幾年自己的改變,忍過、讓過、敬過之后自己內心的改變
“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這些看似“吃虧”的行為,會讓心變大,變的堅韌、闊達,胸懷變的寬廣,看似“吃虧”,實則卻是“收獲”
?抄寫《心經》,有許久了,慢慢的便成了生活中的習慣,心中越是安靜就越想去臨摹一番,煩躁時也會去抄寫一篇讓自己獲得清凈,更會在睡不覺的時候用一首齊豫版的《心經》來安眠
有朋友問我“抄經這么久了,有什么體會”
?我想每個人都不相同吧!好比我們同喝一泡茶,入口后的感覺卻也不盡相同。我說她甘甜適口,你卻覺得她難以下咽,這個我也只能微微一笑。體會需感同身受,自己親自伏案握筆吧,去體會你的感受。
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看到結果才去做,只需專心、持久的堅持,能達到什么樣的結果,我想,隨緣吧
抄經時專注于筆尖,一筆一筆的寫,一字一字的過,不去想什么時候能寫完,寫的字好不好看,只是寫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