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與語文教學的淺緣(孽緣)
從事語文教學,我純屬"誤入藕花深處"。
語文教學,我非科班出身。我的兩枚學歷證書分別是政治教育、法律。95年分配到廣州白云區,第一年教歷史(學校缺歷史老師),第二年教政治(總算專業對口),第三年教語文(自此與語文結緣)。
改教語文可謂一念之間。一天放學,與老校長同在門口值班,老校長說:小萬,你去教語文吧?"我不假思索就答應了。因為那時,我已略微厭倦了政治課上的言不由衷,錯誤地以為語文課堂可以信馬由韁,天馬行空。
當然,校長讓我改教應是基于三大因素:一是一班年紀大的本地教師正日復一日用廣州話上語文課,顯然適應不了二十世紀末學校的語文教學發展(那部分老教師改教歷史、政治);二是校長認為我應該教語文。其時,初入教壇,書生意氣,激情飛揚,愛寫一些風花雪月的小文章,且偶見報章;三是那年四月出走學校未果。97年3、4月間,香港回歸前夕,《人民日報》華南分社在廣州籌辦,在廣州招兵買馬。經過一次筆試和兩次面試,幸被錄用。報社要求一定要調入人事檔案且須自己在半個月內辦妥調令,他們不會出面。于是找校長,校長說:"我們不會攔你,但要教辦同意。"找到教辦主任,主任說:"檔案雖在我們這,但我們只負責保管,放與不放決定權在教育局。"找到教育局,教育局領導說那不可以(分配時與教育局簽有"賣身契")。人輕言微、人財俱無的自己只得作罷!
自此,浸潤語文教學達十年之久。其間,輔導學生獲區語文知識競賽一等獎,輔導學生作文比賽獲獎。短暫做過語文備課組長及科組長。帶過三年畢業班。榮獲得過區"優秀教師"稱號。總之,雖無大的建樹,卻也自認為是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即使離開多年,我還是愿以語文教師自居。
情系語文。那幾年的語文教學時光,我是快樂的。"教學相長",重拾語文課本,也進一步夯實了自己的語文基礎。
如果真正能教好語文,能以此影響到一個孩子的一生,還是挺有意義和價值的!
02 我所認為的語文
在自己還是學生時,我就認為,語文是大可不必當一門學科來學的。只要一個人真正養成閱讀的習慣,并且在閱讀中有窮根究底的精神,多思考,多感悟,語文不會差到哪里去。當然,適當的背誦和儲備也必不可少。
生活即語文,生活之中處處皆語文。語文,"功夫在詩外"。要學好語文,僅憑在課堂上所學是遠遠不夠的。學好語文,需要學生自己多閱讀,多感悟,多運用。試問:有幾個作家是教出來的呢?甚至有些作家都不是中文專業的呢!莫言也只不過是小學畢業而已。無它,每一位寫作者都從自行閱讀中,從豐富的生活中,汲取了語文的素養和書寫的能力。
語文應是一種重在人文素養培養的學科,不應狹隘,要樹立大語文教學觀。這是我當時淺顯的模糊的觀點。
2001年,逛北京路(那時極喜獨逛廣州老街),偶獲《姚竹青大語文教學法》。很是認同其大語文的觀念,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但因為囿于體制,也可以說是要急功近利出成績,也可說是年輕浮躁惰性所致,并沒有在自己的教學中去嘗試、實踐。
但我認為,大語文方是語文教學之正道坦途。
03? 尚品為引進優質課程而努力
創辦尚品教育以來,一直在物色、引進優質的課程。
語文素養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分值也會越來越大,所以,語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科。
在尚品,語文同步輔導雖有開班,但這種重在短期提高成績且與學校無異的做法,自己一直不是很滿意!
如果尚品教育開語文,就一定要有別于傳統的教法,要與眾不同--
要讓學生愿意走進課堂,開心地學;
要激發孩子潛在興趣,不僅僅在課堂上學,而應自覺無意識在生活中學;
要不僅僅為應對考試而學,而應該為自己的成長終生去學;
語文,應是一門關乎成長,關于素養的課程。
所以,我一直在尋找。
我確信找到了,那就是余衛兵老師的四真大語文。
04? 結緣余衛兵老師
初識余老師,緣于2015年9月下旬,我在從化參加廣東明人教育第17期家庭教育講師班學習。當時,余老師應主辦方邀請給我們上了一堂分享課。
自此,開始默默關注余老師的微信。
通過以真我示人、內容豐富的微信,是可以大致了解一個人的。我對余老師的了解,也主要是通過其微信動態。
余衛兵老師,四真學堂創始人、四真大語文體系的創立者,畢業于淮北煤炭師范學院中文85級(即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先后任教于鶴壁礦務局一礦高中、廣東碧桂園學校。二年前,為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辭職在廣州創立了自己的四真學堂。
余衛兵老師的頭銜很多: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廣東省高考閱卷專家庫成員、原廣東碧桂園學校高中部校長、青少年培訓專家、家庭教育高級講師、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聯盟特聘專家、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國學高級講師、全國手拉手教育聯席會名師工程負責人。
同時,還是《中學生優秀作文》《創新作文》《作文素材》等多家報刊特約編委和撰稿人。出版了《創新寫作》《中考滿分作文沖刺》《高考滿分作文沖刺》《高考滿分作文一本全》等作文專著十幾本。
余老師先后培養出中考、高考狀元多人。學生中考多人語文成績滿分。輔導學生參加高考,語文最高分884分,獲得佛山市語文高考狀元,曾獲得全國語文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全國文化作文高峰論壇和優質課大賽一等獎。
當然,對于我等行業"老司機"來說,僅有這些頭銜和過往成績并不足以讓人欽佩之至的。
大語文教學觀,如果僅停留在口頭上,是不足為道的。余老師付諸了行動,潛注了心力,做到了知行合一。
在關注余老師的過程中,我切實感到余老師在不斷踐行、完善他的四真"大語文"教學觀。二年多來,他堅持親自上課。還開發了相關的課程:思維導圖、快速記憶、演講與口才、領袖訓練營等。
其實,這個社會從不缺坐而論道的"孔子",而是缺工于實踐的"魯班"。教學者也是工匠。現在倡導的"工匠精神"同樣適用于教育行業,潛心于此,自身必有所獲,也會造福社會。
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余老師親自授課,從周五晚到周日連軸轉。其充沛精力及敬業精神著實令人嘆服。其教學深受學生歡迎,家長認可。所以,他不發傳單,僅憑口口相傳,跟隨其學習語文的學生達200多人。所教學生成績斐然。據知,其去年的初三班30多個學生,中考平均分達120多分。
出于對余老師的敬佩,2016年11月23日晚,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行參加了《四真大語文項目全國啟動新聞發布會》。其時,余老師已成立四真大語文研究院,并組建了自己的研究和教學團隊。計劃將自己的教學模式標準化、規范化,并編撰配套的專用教材。
直到此時,我還未與余老師有深入的面對面交流。
隨后,我關注到余老師加入了簡書(我加入簡書,也是受余老師影響),并堅持日更(每天寫一篇文章)。后來方知,余老師堅持每天五點多起床,起床后即寫文章。此種堅持精神,讓我等后學汗顏。堅持日更,一要有頑強毅力,二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呀!
于是,我決定去拜訪余老師。12月20日,我通過微信預約,可惜他因有事,兩次未果。
我想:在春節回老家前夕,我一定要面見他。決定1月24日啟程回老家,所以我們約定1月23日去四真拜訪。
相見甚喜,相談甚歡!
余老師印象:精力充沛,工作執著,嗓音大,極健談,好客,謙虛,豪爽,酒量好。
于是,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05? 關于四真大語文
余老師說,創辦四真學堂源于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當初做語文老師教作文時,發現許多學生虛構故事,文筆很好,但是卻沒有感情。于是,余老師萌生了推廣“四真作文”的初心:說真話、寫真人、記真事,抒真情。
隨著對作文與語文的工具性與生活性的認知加深——語文即生活,作文即做人成為其核心理念。余老師將“四真”進一步深化“說真話、做真人、求真知、明真理”,從心理學的角度,這叫“皮格馬利翁效應”——夢想成真。
此"四真"提得極好,既是教育的本質,也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我筆寫我心"的作文要求。
現在余老師繼續實踐著大語文觀。語文不僅僅是為拿高分,而是為孩子的終身成長奠定厚實的人文基礎和文化底蘊,培養健康、快樂、真實、有文化、有責任感的普通人!
余老師希望更多機構去推廣他的四真大語文。我也希望尚品教育的學子能學習到與眾不同的語文。
希望余老師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遠,并將四真大語文在民辦教培行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