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到這兩所英語世界中歷史最悠久的大學,那么我就需要先簡單介紹一下。之前每當朋友們問我:“你現在在哪?”當我回答:“牛津”的時候,總會有人接著問:“那牛津是在倫敦哪?”那時我的的心情是……其實最開始連我自己對它都有一定的誤解,所以每次我都是一遍遍的解釋牛津不在倫敦,牛津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在這個城市里包括了兩所大學,一所世界知名的牛津大學,還有一所也非常不錯的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牛津并不等于牛津大學,不過牛津大學分布在牛津市的每一個角落。
牛津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Oxford)是一所位于英格蘭牛津市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大學的實際創立日期仍不清楚,但有記錄的授課歷史可追溯到1096年。牛津的師生人數自1167年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前往巴黎大學就學后,就開始迅速上升。
牛津大學由38所獨立書院及4所學術學院組成。各個書院為獨立的行政機構并隸屬于大學。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框架、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而學術學院則負責安排教職員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制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牛津并沒有自己的主校區,其各個大樓和設施分散于市中心的各個角落里。
大學的本科教育包括各書院的每周輔導課程,以及由學術學院提供的各學科課程。上課地點除了這些書院及私人學堂外,還包括由校方提供的講堂、課室及實驗室。牛津大學同時為兩個著名獎學金計劃的舉辦地:一為于2001年設立的克拉倫登獎學金;另一為于過去一個多世紀里、吸引不少杰出研究生前來學習的羅德獎學金。牛津同時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大學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學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培養眾多社會名人,當中包括26位英國首相、27位諾貝爾獎得主(總聯系人共65名)、四名圖靈獎得主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
劍橋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Cambridge)為一所坐落于英國劍橋市的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劍橋為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前身是一個于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這些學者本為牛津大學的一員,但后因與牛津鎮民發生沖突而移居至此。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并經常獲合稱為“牛劍”。
劍橋大學由31所成員書院及6所學術學院組成。雖大學本身為公立性質,但享有高度自治權的書院則屬私立機構。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框架、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工作有別于負責教研的大學中央。劍橋大學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伙伴聯盟的一部分,并與產業聚集地硅沼的發展息息相關。
除了各學系安排的課堂,劍橋的學生也需出席由書院提供的輔導課程。學校共設八間文藝及科學博物館,并有館藏逾1500萬冊的圖書館系統及全球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除了學習,學生可加入各學會、學團及體育校隊,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劍橋大學校友包括多位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作家、哲學家。共有95位諾貝爾獲獎者、15位英國首相、10位菲爾茲獎得主、4位圖靈獎得主曾為此校的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
因為牛津的學者到了劍橋,所以便有了劍橋大學,一樣的學院制,一樣的對教學、學術的一絲不茍。我想沒有人能把它們完全獨立開來。只要提到其中一方自然而然的大家都會想到另一方。所以“他們”是藕斷絲連的也是相愛的。當然這兩所大學的存在也伴隨著永無止境的競爭關系,也許是最早的那批學者想要證明些什么,也許是它們的種種相似之處,也或許是第一的那個頭銜實在太過耀眼,這些年它們在各個領域不斷的做著各自的努力,共同進步著也不斷比拼著。
提到牛劍的這種競爭關系,我就不得不想到每年在泰晤士河上舉辦的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
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英語:The Oxford and Cambridge Boat Race),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學校間賽艇對抗賽。該賽事由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賽艇社在倫敦的泰晤士河上舉行,自1829年以來延續至今。1856年以來,除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外,每年舉辦一次。該賽為兩條八人單槳有舵手賽艇之間的對抗,路線由帕特尼(Putney)逆流而上到莫特萊克(Mortlake),在當日漲潮時舉行,全長6779米。該賽事已成為英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經典賽事之一。每年現場觀戰的人數約有25萬,觀看直播的觀眾在全球超過2千萬。
賽事起源是牛津基督教堂學院的Charles Wordsworth在劍橋度假時認識了劍橋圣約翰學院的Charles Merrivale,自此決定發起兩校賽艇對抗賽,第一場比賽于1829年6月10日在倫敦附近的泰晤士河上進行,由劍橋大學首次發起挑戰。這個傳統一直保留至今,是世界上最老的活動之一,于每年春天進行,在3月底至4月初有數場比賽。
比賽雙方均著藍衣,但牛津隊一般顏色較深,被稱為“深藍”,劍橋隊被稱為“淺藍”,每年度由上一年度的失敗者發出挑戰,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舉行比賽。第一次的挑戰是由劍橋在1829年3月12日發出的。
截至2017年4月2日,劍橋隊獲勝82次,牛津隊獲勝80次,打平1次(1877年)
今年4月2日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的比賽中,由于牛津女隊出師不利,惜敗劍橋。后來的牛津男隊頂住壓力勇往直前得到了最終的勝利。
2號那天的陽光格外的好,沐浴在溫暖陽光下的我,感覺到幸福與舒暢。如此春色怎能辜負,所以我錯過了當天比賽的直播。(真的之前有想過去倫敦看現場的,可是——真的懶得動)
后來聽朋友說了個小插曲,說是今年的牛津男隊中有一名隊員是之前劍橋隊的,今年到牛津讀書就不經意間代表牛津隊出戰并取得了勝利,后來他和他的劍橋小伙伴們的友誼的小船當然是說翻就翻了……
如果是你的話,你會代表牛津出戰不?
聞聽西辭·T?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