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被“活在當下”四個字感動的熱淚盈眶。
當遇到李笑來老師,這樣一個總對我們日常接觸的基礎感念較真的時候,才突然發覺,我們的糊涂不難得,我們的身邊太多糊涂。當我聽到“活在當下”的口號時,雞血滿滿,感覺找到了生活的真諦一樣。我沒有習慣于深入思考,就不會去挖掘它的深層含義,不會去追問這口號到底指向什么方向。
不停留于詞語的淺層含義,不滿足于概念的模糊印象,多一份思考,讓思維不含糊。
活在當下有它的現實意義,對于眼前,對于分拆到當下的一個環節的細分任務,我們應該全情投入。那一刻,我們應該貢獻全部的注意力。但要注意,不能讓自己被困在永恒的當下,目視前方,我們應該活在未來。
預測,讓未來,現在就來。
未來是不可阻擋的潮流,幻化于無形,無聲到來。但,既然是腳步,就總會有足跡。想要很好的活在未來,我們需要找到足跡,發現未來,預測未來。讓未來不只是等來的現實,要提前植入我們心中。大膽預測,讓這一刻就是未來。
預測會失誤,會誤入錯誤的未來。雖如此,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我們更應該去歷練思維。優質的思考,嚴謹的邏輯,能幫你更好的預測未來。前進中的失誤在所難免,不懼怕錯誤,在行動中練習,你會對未來越來越有感覺。
篤信,才會堅定的踐行。
篤信自己的預測,大步往前走,勇敢踐行。
踐行是最好的篤信。你現在的行動,就是對你真正篤信的預測的踐行。可以梳理一番自認為篤信的觀念,思考到底哪些才是自己真正篤信的?你會發現,太多曾經毫不遲疑地相信的信條,你并沒有深入分析,也沒有用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因為你只是感覺那是對的,并不是篤信。
“知識就是力量”,過去只是把這句話當囗號來聽了,并沒有深刻認識到這句話的力量。不是篤信,也就不會思考基于這樣一個正確的基礎我應該采取什么行動,我能做什么,我在做選擇的時候,也不會想到這句話。
很多事我們做過,就像對未來的預測,我們總會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因為每一次的行動決策都會或多或少的顧及未來。只是,我們從沒有細究概念,沒有按這樣一條清晰的線進行分析。
我近年有過一次較大的預測失誤。三年前大眾創業的熱情已經很高漲,我當時預測,自己應該趁年輕創業,否則錯過這個機會,年齡越大越不敢開始創業了。因為年齡越大負擔越重,越不敢輕易調整,選擇創業時需要放棄的東西越多。而想要去上班的話,什么時候都可以。現在感覺我錯了,其實創業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當今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讓創業越來越簡單,甚至利用業余時間完全可以嘗試創業,反倒是上班沒那么簡單。并不是隨時可以上班,因為你不一定有從頭再來的勇氣,接受低起點不容易,企業也不一定接受。
不怕錯誤,每一次錯誤,也是一次經驗積累。
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練習。可以每天嘗試著做一些預測,預測明天,預測下周或者更遠的未來,總結周圍的規律和趨勢。練習,是最高效的行動。
大膽預測,篤信,堅定地踐行。
活在未來,讓未來現在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