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之適時放手
今天上午,大寶坐在凳子上剪指甲,我看到他把右手放到大腿上,用左手拿著指甲刀,費力地往下摁……走過去準備教教他該怎樣剪。我拿起指甲刀,告訴他先從一側剪起,然后把中間部分一點點剪下來,說著便不由自主的幫他把剩下的指甲剪完了。
這時我馬上意識到:我又一次剝奪了他鍛煉的機會。
其實在育兒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我們總覺得孩子做事比較慢、老想去幫助孩子甚至去替他做某些他自己能做但做得不如快我們的事情,這樣的幫助其實只是暫時省去了孩子或者我們的麻煩,從長遠來看卻剝奪了孩子學會獨立的機會!
記得在大寶還上大班的時候,我有一次接他去的晚了一些,大部分孩子已經被接走了。班里只剩下大寶和另一位同學,這位同學的媽媽也在,或許只比我早到了一小會兒,所以還沒有走,還有一個年齡稍小點兒的小朋友,他們說是老師的孩子,上中班,老師們開會去了,所以他們自己玩。我去了以后,大寶說想再玩一會兒,我就在那里等他們。
過了一會兒,正在墊子上玩的老師的孩子說他不想在那兒玩了,就開始自己穿襪子和鞋。蹲在旁邊和我一起等孩子的那位媽媽就對自己的孩子說:“你看看人家,才上中班都自己穿襪子和鞋,你每天早上還要我們給你穿衣服!”
站在一旁的我很是疑惑:穿衣服不是孩子很小就會做的事情么,怎么上大班了還需要家長給穿?記得大寶自己會穿褲子時只有一歲七個月,當時正值初秋,穿的褲子也不厚,一條長褲就夠了。到了冬季后,衣服加厚穿不上我不得不給他幫忙穿,不過感覺那么小的孩子得到這樣的照顧也是應該的。后來上了幼兒園,因為早上怕遲到,我們也會幫忙給孩子穿。等到中班時,小寶已經出生了,我和小寶睡,大寶和爸爸睡,那時的大寶已經會自己穿衣服了,只是每天早上爸爸嫌他起床慢也會給他穿衣服。有一次爸爸出差了,早上我先叫醒大寶,告訴他爸爸出差需要媽媽來送他,而媽媽要給弟弟吃點奶,還需要換衣服,也要給弟弟穿衣服,所以沒有時間給他穿衣服,需要自己穿衣服了。就這樣,很自然地就過度到了自己穿衣服了。有的時候也并非完全因為沒有時間給他穿衣服,我只是覺得他已經具備了自己穿衣服的能力,應該自己做了。記得中國的芭學園創辦人李躍兒老師說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讓他自己做。
正在我疑惑不解時,這位媽媽連忙跑向老師的孩子說:“哎呀,你看襪子穿偏了,來我給你穿!”說著就脫下了孩子剛穿到腳上的一只鞋,幫那個孩子把襪子轉正,然后才重新穿上了鞋。
這時我的疑惑全解開了,不是孩子太笨不會穿衣服,而是媽媽太勤快了、太追求完美了,媽媽需要的速度和準確是孩子這個年齡還做不了的。回想起大寶上中班時,雖然告訴過褲子怎么區分前后,但他在幼兒園午休以后常常把褲子前后穿反,那又能怎樣呢?一次次的錯誤后他發現了怎樣才是正確的穿法。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嗎?
所以,有時候媽媽要稍微“懶”一點,適時的放手孩子才能更好地自理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