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76·保持獨立的考驗(3)】
這是“崔律精時力之100天挑戰《奇特的一生》閱讀”系列,今天是2019年4月18日。
一、原文:
P212
此外,還有一些方面要他付出代價。他的時間統計法雖然蘊藏著巨大的潛在效率,但產量不高,也就是著作出版得并不多……
每次,他都需要做出抉擇。要么,迎合科學雜志、編輯部的要求:寫得不致引起抗議,不去招惹別人,不去否定那些占統治地位的觀點。他尊重自己的對手,他并不想惹是生非,他只想爭論。但這并不意味著應當遷就迎合。如果要引起辯論,他就得采取一定的策略。反對大多數生物學家擁護的學說,一個人對付大量被公認為泰斗的人物,就要求有耐心和明智的步驟。在某些地方退讓,在某些地方給予應有的回擊……這里倒沒有什么不可告人之處。要知道他不僅提出一個新的公式,還需要進行駁斥和否定,所以他應當善于說服別人接受他的見解。
要么,不管別人,我行我素地發表自己進化論的觀點,不同對方爭執,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也不去考慮自己的想法能否取勝,只考慮如何去論證自己的想法。始終不渝地忠于自己選擇的時間統計法,也就是遵循預定的計劃,一步一步地去做。寫作時,就好像沒有什么人的激情和自尊心,根本不去注意這個院士關于羅·費歇是怎么說的,那個院士又為什么獲得了獎金……
他終于選擇了后一種方案。這個方案決非沒有一點問題,因此他在出版方面遭到了種種刁難。有時他甚至很多年默默無聞。
二、我的閱讀日志:
今天決定把作者拉出來拷問一下,你說柳翁的時間統計法成就了他,高產出。可是事實上呢?我們在你的這本書上看到的他和專業領域上看到的不一樣啊?專業領域上柳翁并沒有發表太多的著作,和你吹噓的時間統計法并不一致啊?
作者說我寫的柳翁和你在社會上看到的柳翁不一樣,你好好看看這段文字就知道為什么?你看到的成果和柳翁留存的成果不一致的情況,原因在于柳翁對外界的不迎合造成的。
因為柳翁是個有個性的人,不善于也不屑于說服別人接受他的觀點,他把時間花在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上了。所以柳翁是一個知識型人才,而不是銷售型人才。
柳翁是個知識型人才。他一生不斷地去驗證自己的想法。不間斷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考慮外界他人的觀點和成功之道,他醉心于研究領域。
柳翁不是一個銷售人才,不善于銷售自己。即不會去迎合他人,也不屑于花時間去學習如何向別人解釋自己。
我感覺柳翁是一個有點小傲嬌的老頭,喜歡這樣的人。我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柳翁出版的作品少,因為他不應對外界造成的,如果他花時間去應對外界?他的作品就會多了么?也許他就沒有時間寫那么多了。
三、崔律的閱讀指引:
關于“代價”,聯系我的一個經歷:
從小我們為了融入集體,獲得認同,付出了很多努力。有一些能遵循本心,有一些是不能的。我們妥協越多,獲得外界認可越多,但自己的那部分越少。
不管是迎合外界,你付出的內心價值改變的代價;還是你不迎合,失去一些世俗意義上的代價,只要在社會集體中生活,如果你每一次的得到都能看成是失去。所以我們要換一個角度:能不能擁有一個不用付出代價的社會環境?或者說付出的代價是我不看重的,而得到的是我需要的。
我最大的代價就是隨老公從天津回了長沙,沒回來前太單純(蠢),不知道自己會面臨這么多的問題和挑戰。不過也成就了一個強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