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崔律精時力之100天挑戰《奇特的一生》閱讀”系列,今天是2019年4月18日。
一、原文:P212
此外,還有一些方面要他付出代價。他的時間統計法雖然蘊藏著巨大的潛在效率,但產量不高,也就是著作出版得并不多……每次,他都需要做出抉擇。要么,迎合科學雜志、編輯部的要求:寫得不致引起抗議,不去招惹別人,不去否定那些占統治地位的觀點。他尊重自己的對手,他并不想惹是生非,他只想爭論。但這并不意味著應當遷就迎合。如果要引起辯論,他就得采取一定的策略。反對大多數生物學家擁護的學說,一個人對付大量被公認為泰斗的人物,就要求有耐心和明智的步驟。在某些地方退讓,在某些地方給予應有的回擊……這里倒沒有什么不可告人之處。要知道他不僅提出一個新的公式,還需要進行駁斥和否定,所以他應當善于說服別人接受他的見解。要么,不管別人,我行我素地發表自己進化論的觀點,不同對方爭執,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也不去考慮自己的想法能否取勝,只考慮如何去論證自己的想法。始終不渝地忠于自己選擇的時間統計法,也就是遵循預定的計劃,一步一步地去做。寫作時,就好像沒有什么人的激情和自尊心,根本不去注意這個院士關于羅·費歇是怎么說的,那個院士又為什么獲得了獎金……他終于選擇了后一種方案。這個方案決非沒有一點問題,因此他在出版方面遭到了種種刁難。有時他甚至很多年默默無聞。
二、我的閱讀日志:
1.時間統計法真的有效嗎?作者在本段說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潛藏巨大效率,但是他的初版著作并不多,是時間統計法本身的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呢?
2.迎合社會需求還是完全堅持自我?要想出暢銷書,就得按照雜志、編輯部的要求寫作,就得迎合占據統治地位的主流觀點。柳翁最終選擇了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而不是考慮自己的想法是否符合主流,是否能夠在業界取勝,也不會因為某些權威人士的言論而動搖自己的看法。
3.結果并不美好,很多年來,他要面對出版社的種種質疑和刁難,甚至導致很多優秀的思想著作不得初版發表。? ? 但是,我想到的是最開始寫便簽的時候,講述他一生的遺產,幾乎全部是研究著作和業余寫作,本段的內容讓我不得不去開篇進行對比、驗證。原來,柳翁還有很多未出版的著作。
三、崔律的閱讀指引:關于“代價”,聯系我的一個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