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會學領域,所謂成功就是就是“優勢積累”的結果。(得到的啟示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在優勢的積累上更加的展現出優勢)
2、一個認知:天賦的作用其實很小,而后天努力的作用其實很大。(我們再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明確一個道理,就是不夸孩子更聰明,而是鼓勵孩子要更加的努力,努力比天賦更重要)。
3、埃里克森的研究:一、根本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花比別人少的時間完不成比別人高的成就;第二,不存在“勞苦命”,一個人的努力程度比別人高卻無法比別人更優秀。
4、在最巔峰的時刻收手,這正是天才們的行事方式。
5、智力與成就之間并不是真有那么大的關聯。
6、家長的一個職責之一就是教會孩子在權威面前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權利”意識。
7、某種意義上說,成功的可能性不來自我們自身,也不知來自我們的父母,而是來自我們的時代,即我們在歷史上所處的的特定地點和所面臨的特定機會。
8、能賺多少錢并不是使我們快樂的最終源泉,使我們快樂的源泉是這份工作在多大程度上能讓我們實現自我。
9、對艱苦工作的定義;只有艱苦從事沒有意義的工作。
9、有意義 工作的三大標準,工作的自主性、復合型、付出與回報關聯性的最佳組合。
10、霍夫斯泰德理論:跨文化心理學研究的一個經典理論框架。不確定性的規避,是用來區分不同文化對“模棱兩可”的承受程度。
11、努力工作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性。一年忙到頭,吃穿不用愁。
12、對于異類的概念,那些耐心等待,當機遇到來就當仁不讓把握住機遇的人們。他們是歷史和環境的產物,是機遇與積累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