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許多年后,回想起高中生活,總是會回想起那天晚上,我們手拉著手在月光下奔跑,當時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們之間隔了一整個青春的,怎么奔跑都跨不過的青春。
這是八月長安在《最好的我們》中用耿耿的口吻在書的結局處寫下的一句話。當我今天再次感受它時,曾經喜歡的文字變成了一句句陌生又熟悉的臺詞,這種感覺無比奇妙。
我還記得當我翻開這本書時,一字字地去閱讀它時,莫名的熟悉感如溫暖的海水將我包裹。
那個“耿耿”不就是我嘛?她怎么和我撞大運般地考到了最好的高中?!
她和我一樣數學不好?!
哈哈,她在班級里墊底時的心態和我當初簡直一模一樣!
天吶,她和我一樣 看起來神經大條實際上又有別人察覺不到的敏感!
……
耿耿,耿耿…這個女孩怎么和我那么像
她的身上,有太多我們曾經和現在的影子。
耿耿余淮
“我倆這連起來耿耿余淮啊”我倆做同桌吧。 ? ? ? ? ? ? ? ? ? ? ? ? ? ? ? ? ? ? ?
在你年少有那么些輕狂的時候,有沒有這樣一個陪你 “仗劍走天涯”的同桌
在數學老師“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的”課堂上你正與周公神游太虛時,他(她)會故意搗搗你的胳臂,讓你如臨大敵慌張不已;
在“nothing is impossible”的英語測試中,他戳戳你的手臂,然后你會意地挪了挪卷子;
你們會因為某個很好的老師的班級調動而難過不已;
你們也會私下里喊著老師們的外號學著老師上課的腔調調侃著某個科目;
你們一起在課堂里擔著傳紙條的重任…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們分享著彼此的秘密,在一次次的考試中“患難與共”在高中那個單純美好的年華,奮斗拼搏。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是,我們總有長大后的惆悵,總有分別的憂傷。
我親愛的耿耿同學還是和她的少年到了分別的時刻。故事里,成長的代價并沒有分手、打架、誤解、墮胎…他們甚至連開始都沒有過,只是心中的那一份屬于自己的小秘密。
所幸,多年后的他們還是相遇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我喜歡你時,你是那個在我心中最好的少年。當我們再次相遇時,我已成為那個最好的姑娘…
最好的我們,最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