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我,溫暖你。你好呀,我是豈鹿兒。
不得不說,手機真的是個好東西。不說最基礎的通訊功能,就說各種各樣的APP也真是五花八門。
記得讀書的時候,總是會有老師布置作業——“說說手機的優缺點”,甚至還有英語老師。
顯然,手機的優缺點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巴拉巴拉列出來一大堆。
但是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幾乎每個人知道手機的缺點,但是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將要去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生活,讓你選擇帶一樣東西,你會帶什么?
下邊點贊最多的那個答案,正是手機。
我最近收到一個讀者的來信,說很想提升自己,但是無奈有手機“癮”,一到看書學習的時間,就忍不住拿出手機,刷朋友圈或者刷短視頻,一刷就是大半天。
要知道,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而這里的“變化”實際上是可控的。
其實,我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也會刷手機,刷著刷著時間不知不覺就流逝了。
尤其是在我沒有靈感的時候,本來是想去網上搜一下這個話題,搜著搜著就看到了一個其他感興趣的話題,手指不自覺地就點了進去。
當反應過來之后,才意識到自己拿起手機的本意是為了找靈感。
當我的職業規劃越來越明確之后,我的目標也越來越清晰,我想要變好,我想做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性,我想過上我想要的生活......我,不想沉迷于手機。
后來,我試了各種方法戒掉手機,不再依賴手機,我的小世界里手機的位置越來越小,一天24個小時的時間,我除了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以外,其他時間不是在看書,就是在高質量陪娃。
一次早上去上班的路上,我突然意識到手機落到家里忘記帶了,雖然當時如果回去拿手機,上班依然來得及。
但是我想,既然忘記拿了,那就過一天沒有手機的生活吧!果然,我發現這天的工作效率格外高。
可以說,我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自律,自控能力越來越強,這與戒掉手機有著很大的關系。
接下來,豈鹿兒就來為大家分享幾個我親測非常有效的好方法。
01 重建與世界的連接
之前我在TED上看到一個關于“手機上癮”的視頻,其實之所以會手機上癮,是因為你對“手機上癮”這件事情的認知有誤。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最基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沒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有一句話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是在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人人都是趕著往前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連接也越來越淡化,那為了維持這種平衡,人們只好用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方式,那就是玩手機。
如果你真的想戒掉手機,嘗試著重建與世界的連接,用感情作為連接世界的途徑,比如工作之余好好陪陪家人,或者加入優質的圈子等。
02 拿手機時先寫下目的
有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拿起手機本來是為了搜一下關于這個知識點的講解,結果一拿起手機,就完全把拿手機的目的拋到腦后了。這屬于是無意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
那應該怎么避免呢?
如果你是在學習期間拿起手機,那么就在手邊放一個小記事本,本子上寫上你這次拿手機是要做什么。
比如我有一個寫文章的好選題,但是想去網上搜一下其他人的想法,我那就在記事本上寫著“去某某平臺搜某某選題”。
當我搜完這個選題之后,就立馬自覺把手機放下,重新把注意力轉移到原來的事情上。
03 列清單并延時滿足
不得不說,列清單真的是一個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的好辦法,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就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
等到了第二天,專心完成清單上的內容,完成一項,就打鉤一項,直至全部完成為止。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作“延遲滿足”,就是你想要某樣東西或獲得一種滿足,就不要急著獲取,給自己定下任務,當這些任務完成后,再進行滿足。
如果你想玩手機,那就等這一天的任務都執行完畢之后,再刷手機。
但是有很多人都會在第一步“列清單”上就以失敗告終,千萬不要著急,戒掉手機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千萬不要低估列清單的重要性,長期堅持列清單,后期就會慢慢習慣。
04 切斷娛樂源頭
自從一些小視頻軟件興起之后,人們玩手機的借口也越來越理所當然,手和大腦也越來越不受控制。
有一本書名叫《你的時間80%都用錯了》中,最浪費時間的習慣之一就是:娛樂的時間太多。
所以,卸掉一些讓人不能自拔的軟件,切斷這些娛樂源頭。既然不能自拔,那就強制拔掉吧。
總而言之,戒掉手機不是一件難事,但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我們要戒掉的從來就不僅僅是手機,而是那些短期毫無意義的快感的追求。
作者:
豈鹿兒,一名寫作五年的撰稿人,靠寫作實現經濟獨立,專注自媒體及成長干貨,特立獨行,桀驁不馴,期待認識擁有有趣靈魂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