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一下子買了五本書放在床頭,想著有空的時候,靜下心來閱讀,卻不料一放就是一個月,它依舊在那里,動都沒動。
晚上睡覺前將早上要煮的材料拿出來擺好,心里許個小愿望,期待有一個小粥配饅頭的的早晨,卻不料鬧鐘響了五次,依舊沒有起床。
一件事想著要去辦,總喜歡拖著,過了時間的節點,甚至延期了,最后自己實在看不下去了,才以極地的質量去完成。
當男票來出租屋找我玩的時候,在晚飯前他信誓旦旦說著飯后承擔洗碗的活,然而事實是飯后卻窩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地玩著游戲。讀書期間大一的時候立下榮獲雙學位,雙語言的宏愿,最終在畢業季化為泡影。還記得,以前父母總在電話里面跟我說,過年前一定要爬完省內的幾座名山,卻遲遲沒有行動,最后因為腿腳體力的局限性,不得不放棄。
我在吐槽男票諸如懶、丑、窮的同時,他默默回一句:“你不也是這樣的嗎?”
我一刀被空血,無力辯駁。
是啊,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思想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02
朋友M曾和我抱怨說,自己煩透了現在的研究生生活,寫不完的論文,做不完的實驗。
我是了解這位朋友的,從高中開始,她就一直沉浸在“我很忙,別來煩我!”的狀態,但真正分析,其實也沒有什么事情。
人常常會陷入一場思維的困局,暗示自己要處理很多事情。于是就開始行色匆匆,一副徒有其表的忙碌狀態。
你瞧,這不就是你嗎?
一邊在微信上跟父母說:“恩,爸(媽),我還有事,先忙咯!”,想著是忙著呢,也可能是真有事,但現實卻是轉頭打開QQ在好友群里聊得火熱。
真是啪啪打臉。
03
同朋友M的經歷相似,大學期間,有一次,我從機場打車回學校。
行駛過程中,身后一輛出租車一下子橫在了我們的面前,司機一下子按了急剎,我整個人都竄了起來。
我開始碎碎念的同司機數落起那個司機:現在的的士為了趕時間,要錢不要命之類的話。然而司機只是笑了笑說:“其實,真正的老手是不會這樣開車的。
這樣看似超速爭搶時間卻并不能在單位時間里多拉客人。往往結果是,超了一輛車,卻等了一個紅燈?!?/b>
司機的話,讓我頓悟了不少。
我們總想著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制定各種完美計劃達到自己的預期,甚至是超過別人,卻從來沒有想過,只要認真地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情,把“車”開好,總會有源源不斷的“客人”。
04
規劃從來不是一件壞事。但往往不成熟的思考,廉價的毅力,常常成為行動的絆腳石。
任何人都愛完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實干家。
和一個朋友聊天時,她跟我說,自己很喜歡將自己放入一種長時間規劃,統籌全局的快感中。
制定計劃時便設置了各種目標,可一旦輪到付諸實踐,那些盡善盡美的規劃附贈而來的排山倒海般的壓力頃刻間就壓碎了她脆弱的神經。
05
終歸還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荀子·儒效》中曾說“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意思就是說:懂得許多道理卻不付諸于實踐,雖然知識很豐厚,也必將遇到困厄。
追夢路上,想太多未必是對的,但是著手去做一定不會錯。
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在人生路上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