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圖書編輯給我發來一份《莫扎特,請入席》的書稿,邀我試讀。
說實話,書的選題還真的挺有意思,切中了幾乎所有人的兩大癢點:八卦和貪吃。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本書大概就是將一些音樂家的生活故事和他們的食譜結合在一起,像莫扎特、貝多芬等一眾大佬均在其列,讀起來當真是好吃又好玩。
就說貝多芬吧,這家伙可真不是個東西,整天跟廚娘要求買這吃買那吃,貪吃的要死;貪吃倒也沒啥,關鍵是這廝的廚藝實在堪憂,還樂于賣弄。
話說有一天,他把兩位美麗的女歌手請到家,來品嘗自己的手藝。女歌手們吃罷,還特委婉地說「先生,您一點兒也不懂烹飪藝術」,然后第二天,她們就都病倒了……
一個不入流的廚師的破壞性可見一斑。
比起貝多芬,我雖然算不得什么心靈手巧的大廚,但做些家常小菜還是毫無問題的;借用朋友的一句話來自夸:比外邊那些只送外賣的妖艷賤貨好吃多了。這是迄今為止,對我這樣一個八流廚師最崇高的贊美了。
更何況在我上一份的工作中,我所扮演的角色大約也算是個高貴的美食編輯,就是那種每天寫寫東坡肉吃吃雙皮奶、寫寫麻婆豆腐嘗嘗小火鍋、小日子過得既無聊又愜意的美食編輯。
還有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不管是何種女生,她們幾乎都會給自己打上「吃貨」的標簽,好像這個標簽能讓她們變得更可愛一樣。好吧,我承認,對于顏值高又自詡吃貨的女生來說,我還是很樂意帶著她們去吃來吃去的。這個世界對于高顏值的人確實是有優待的。
但倘若是以一個并不專業的美食編輯的視角來看待這些吃貨,80% 以上都是不入流的。簡單來說,這些人對待食物并沒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評判標準,人云亦云者有之,見啥吃啥者則更多見。
要知道就算是作為吃貨,也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的,爭取做一只有思想、有文化、有品位的高級吃貨。
說到上海,先別說五角場哪哪的館子好吃了,了解一下本幫菜的濃油赤醬再去尋味吧。說到北京,先別說簋街的哪家小龍蝦夠味,到各地駐京辦掃蕩一圈后,你就算是頂著重度霧霾也要誓死留在帝都的。至于深圳嘛,呵呵……什么好吃的都沒有!!!
吃貨除了有品位之外,還要有人情味兒。畢竟,再好吃的菜沒人吃、沒心情吃也是白搭。最妙的是,倘若吃貨還會講故事,那就再完美不過了。
說起來,我前女友還是被我用一個「成都傷心涼粉」的故事騙到手的,而這個故事是我在和前前女友分手的時候寫的。想想看,如果我在追下一任女友時,祭出了這個「前女友被我用和前前女友分手期間寫的傷心涼粉感動了」的故事,效果會是怎樣?
說回《莫扎特,請入席》。
這本書真的挺適合和我一樣的既高貴又愛吃還單身的年輕人,它也許不能讓你立刻變身大廚,但一定可以啟發你,讓你的三餐生活不再囿于蛋炒飯、飯炒蛋、炒蛋飯。甚至再幸運點的話,書中的一些美食八卦小故事也許可以是你未來追求某個吃貨妹子的一大利器。
寫到這里,我突然又意識到,你現在還保持單身,可能并不是因為你又窮又丑又矮又胖,也可能并不是因為你家里沒有一臺大電視,還可能并不是因為你沒有去辦一張借書卡,也許……僅僅是因為你不懂得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