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紅梅
“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艷,啊……牡丹,眾香國里最壯觀。”這是一首歌唱牡丹的歌,小時候很喜歡這首歌。即便沒見過牡丹花,也能在歌聲中覓得牡丹的嬌美。自從新區建起“牡丹園”以來,我年年看牡丹,百看不厭。牡丹花大、色香、雍容華貴,是百花之王,更有古語云:“牡丹,花之富貴者也”,中國人視牡丹花為繁榮昌盛、幸福美滿的象征。
牡丹屬于芍藥科,木本,原產地中國陜西,野生牡丹 ,最初以藥用植物記載于漢魏的《神農本草經》,野生的牡丹根有除癥結,去瘀血的療效。由于后人移植、栽種,培植碩大而多變的花瓣,觀賞牡丹,根部藥用價值變差。牡丹花型與芍藥沒有差別,只是牡丹是木本,芍藥屬草本。牡丹在中國培植有1500年以上的培植、栽種歷史,后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過去愛花之人要去賞牡丹,一般是不遠千里,去洛陽去觀賞牡丹花會,如今新區“牡丹園”擁有百畝牡丹,給愛花者賞花帶來便利。在新區就可一飽眼福。 牡丹花開一般是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花期不長,有半月到一月的光景。一到花季,新區牡丹園就迎來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今天,晴空萬里,應朋友之邀,一起去“牡丹園”觀牡丹。一路上,只見人們扶老攜幼,車水馬龍,打車或開車過來,牡丹花會,熙熙攘攘、游人如織。進入園內,看見滿園牡丹竟相開放。牡丹園的牡丹品種眾多,這是一片白牡丹,一般白牡丹開得較早,白牡丹枝干較高,純凈似雪、潔白如玉,花團急促似雪球、似白云,又像一個個脫俗絕塵的白衣仙子,素雅端莊。白牡丹未曾凋落,嬌艷的紅牡丹便盛裝登場。這是一片片紅牡丹,紅牡丹有大紅、桃紅、粉紅等顏色,花色較多,花大如盤、花型百變、嬌艷奪目、異常耀眼,有單層和多層的花瓣,有顏色交替變換,有一支多色的花枝,牡丹花的美麗頗受攝影師和畫家的青睞,你看!路旁有小畫家在此寫生。牡丹的鮮艷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當然,還有很多品種,不能一一說完。你看,滿園花朵,有的鮮花怒放、有的含苞待放、在綠葉的掩映下,越發顯得花的嬌嫩。牡丹花是艷而不媚、高貴典雅。家里如果掛上一幅富貴牡丹圖,便能盡顯富足、祥和之氣。牡丹盛開,她美麗、高貴、嬌艷動人,她從百花中脫穎而出,把美麗展現給世人,百花之王的盛譽實至名歸。歷朝歷代都有墨客騷人寫地以牡丹為題材的詩句文章,來歌頌牡丹的美麗。牡丹園的水榭旁的墻壁上有用草書刻寫著各個朝代贊美牡丹的詩句,其中最好的當屬唐代劉禹錫的《賞牡丹》“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我們在花海里徜徉,看著牡丹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那碩大的花蕾,爭先恐后的擁擠在一起,在陽光下綻放,開出最美的花朵。是的,牡丹花譽為百花之王,是當之無愧的,我們歌頌牡丹,牡丹花那種敢為花魁,用它的艷麗,它的熱情奔放,在百花叢中脫穎而出,能夠站在風口浪尖上,敢于出頭,寧愿轟轟烈烈,不愿默默無聞,有追求,有理想,愿做百花叢中最嬌艷的一朵。這就是牡丹,她姹紫嫣紅、嬌美富貴、她執著而熱情。牡丹花開,嬌艷美麗,我真心希望牡丹花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