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La La Land)是最近最期待的電影,上映當天就和男朋友去看了。
《愛樂之城》里的女主人公米婭是一個十八線的小演員,沉迷老電影明星。米婭掙扎地生活在洛杉磯,和別人合租,在咖啡館當咖啡師,但她卻擁有著一個女演員兼編劇的夢想。她常常翹班去試鏡,如果真的接到戲,哪怕再小的角色也會讓她欣喜若狂。
男主人公塞巴斯蒂安是一個爵士鋼琴師,對藝術有著近乎潔癖的追求。他偏執地熱愛著爵士音樂,夢想開一間自己的爵士俱樂部。
在主人公身上, 我看到了對夢想的偏執,就像是平凡而又普通的我們。在大城市里,為了心底里那一絲絲夢想在苦苦掙扎。
正是因為兩個人都同樣懷揣著夢想,所以在遇見彼此之后,迅速墜入了愛河。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的感情,沒有強行要求對方改變,更多的是彼此心心相惜,相互慰藉。
兩人說好要一起為夢想努力,但在逐漸接近夢想時,因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博弈,兩個人的情感也面臨著抉擇和考驗。在經歷了一系列分歧后,他們彼此鼓勵對方不要放棄夢想,也最終淡出彼此的生活,各自去追逐夢想。
五年后,他們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兩個人重逢在男主的爵士俱樂部,相視一笑泯恩仇結束了這一段美好的邂逅。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想讓觀眾思考設身處地地思考:夢想和愛情到底哪個更重要?如果你處在米婭或塞巴斯蒂安的位置,你會做什么樣的選擇?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我們大多數人面臨愛情和夢想之間的取舍,應該也是像《愛樂之城》里那樣,所追求的事業或者在另一個城市工作機會。
我相信,在愛情和夢想發生沖突的時候,如果對方是對的那個人,你們一定會共同努力想出一個解決的辦法,既不用放棄夢想,又不至于毀了感情。
“我不希望你因為我而改變你原來的生活。”這是和男朋友磨合習慣時,他對我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對我來說,比任何情話都動聽。因為他懂你的夢想和抱負,他愿意做你的頭號粉絲,支持你去追求夢想,實在是一件太幸福的事情了。
身邊有不少朋友,曾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提升自己和陪伴男朋友的時間沖突了,該怎么辦?
這也是我曾經一度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雖然我還在探索答案。但是,我相信,愛情和夢想或者提升自我發生沖突的時候,你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的,你也會想辦法讓自己原來的生活秩序變得更有彈性,讓自己有能力去接納伴侶帶來的新秩序。
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感情中最好的關系是,讓雙方都有機會成為最好的自己。
楊瀾在書里提到自己的丈夫,她說:“如果沒有吳征,我不會成為今天的我。是他在我掙扎于做一個主持人卻不能掌握節目品質的時候,鼓勵我學習當一名制作人;是他在我決定回國發展的時候,放下美國已有的生意,陪我一起回國重起爐灶;當我遭受謠言攻擊,他抬起我的下巴說:“你要做一只高高飛翔的鳥。”為了我的要強和任性,他必須接受一個不會煮飯還常常出差的老婆。”
最好的感情,是雙方一起經營感情,一起成長,讓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
~無戒訓練營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