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將對張宏杰老師著的《朱元璋傳》中的經典語句進行解析。
原句是:貧窮從來不是好事。貧窮遮蔽了人的眼睛,讓他看不到食物以外的東西;貧窮禁錮了人的身體,讓他像動物一樣不停地被原始欲望折磨;貧窮剝奪了人的力量、尊嚴和權利,讓他在自然、神靈和權力面前自覺軟弱,卑躬屈膝。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前后約三百年,歷經十六位皇帝,老百姓生活異常貧窮。整個中國在朱元璋建立的典章制籠罩下,所有的人僅僅為了自己那一張嘴活著,衣食不保,終其一生的忙碌,都毫無成果,哪怕為了那么一點點小的利益,都可以出違背自己的良心,失去了自尊、沒有了自信,一切都只停留在解決生存問題上。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貧窮只是一種生活狀態,是由內部與外部兩方面原因造成的。內部的原因是自己懶惰、好逸惡勞、愚昧無知等,造成的貧窮,這一點是自找的。外部原因是社會環境因素,例如朱元璋所處的元末和明朝,當時的社會制度奴役百姓,科技與勞動生產力低下,造成的這種貧窮,對個人來講是客觀因素,個人力量無法改變。
貧窮造成人的眼光短淺,只顧眼前蠅頭小利,處處都是利益計算,沒有格局,沒有開放的思維,舊有的農民思維,往往把人固化,每個人只受最原始的求生、美食、安全感等欲望控制,使人的大腦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沒有開拓新思維。在商品社會條件下,人往往憑大腦本能反應,所做的判斷是錯的,而人只要有不斷進化自我,不斷去學習,不斷反思總結,朝著有利于自己生存、適應社會變化而變化,來改變自己。從這個層面來講,人的大腦是可以改變的,大腦改變了,思維方式就改變了,行為也隨之而變,因此,貧窮就不復存在了。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在我印象當中,那時的農民特別愛斤斤計較,哪怕會為借了一口針沒還,都會鬧矛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進步,現在的農村,家家戶戶都蓋了新樓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親們有錢了,物質豐富了,家家戶戶也變得有素養、有文化了,給我的直覺就是,貧窮能讓人沒有自信,人格上是自卑的,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處處都感覺矮人一等。但人一但從溫飽走向富裕,就從自我禁錮解放出來,有了自信和自尊,物質和精神上極大豐富,逐步走上學習和自我成長之路。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基本上可以消滅貧窮。只要我們勤勞,只要我們肯于學習,遍地是黃金,只看我們是否有一雙識貨的眼睛和智慧的大腦,當我們開啟了智慧,舉起了勤勞的雙手,邁開了雙腿,財富就如同小狗的尾巴如影隨行,如期而至。當實現自己對社會有用、對他人有利,追求自我價值最大化時,我們就如同活成了一束光,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