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注《羅輯思維》挺早的,但我真正開始聽,卻是從地鐵三號線正式運營開始的,從早上出門到公司的這段時間正好聽完一期節目。
? ? ? ? 這次對我有觸動的是一個人員分類概念——自燃人、可燃人、阻燃人。所謂的“燃性”,是指一個人對待事物的熱情。
? ? ? ? 自燃型人,不借外力、自發自動,在生活中,這類人最容易獲得成功,帶領團隊或孤身一人開拓創新,實現自我成就。可燃型人,在外部刺激下可以活躍,有些類似于點火就能燃燒的可燃物,這類人在為社會創造價值同時,其個人能力亦得到成長。阻燃型人,對生活冷漠,對工作麻木,拿火焰噴射器也點不著,這種人即便是有能力,也會因缺乏激情,個人能力得不到彰顯。
? ? ? ? 企業真正需要的就是自燃人,這些人活力十足,時刻散發出光和熱,并把正能量傳遞給周邊的人。可燃人,在企業所提供的平臺上,通過個人奮斗,不斷降低自身“燃點”,終將變為自燃人。至于阻燃人,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大時代,連他自己都放棄治療,企業又為何要為他的“諱疾忌醫”買單?
? ? ? ? 自燃人太厲害,我得仰視,阻燃人也太厲害,我是沒轍。像我這樣屬“蠟燭”的可燃人,眼下最要緊的,就是降低自身“燃點”。所幸的是,該分類標準的發起者——稻盛和夫,沒有僅僅停留在靈感的頓悟上,而是繼續深入覺知,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個創造力方程式,幫助于可燃人“自燃”。
人生工作的結果=能力×熱情×思維方式
? ? ? ? “能力”指的是知識、經驗和技能;“熱情”是指工作激情和渴望成功;“思維方式”則指工作心態、精神狀態和價值偏好。
? ? ? ? 能力和熱情,取值區間為0—100。乘法法則,有能力而缺乏工作熱情,不會有好結果;自知缺乏能力,而能以燃燒的激情對待人生和工作,最終能夠取得比擁有先天資質的人更好的成果。思維方式,取值范圍為-100—+100。改變思維方式,改變心智,人生和事業就會有180度大轉彎;有能力,有熱情,但是思維方式卻犯了方向性錯誤,僅此一點就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 ? ? ? 三個要素,點出了“自燃”的方向。喝再多的心靈雞湯、聽再多的成功學理論,最終都得自己選擇契合的方式前進。總之,目的地就在那兒,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到達嗎?答案肯定的話,再問第二個,準備怎么到達?我相信,得出并完成第二個答案后,我就是一個熊熊燃燒的“自燃人”。
??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