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shing though the pain to be the best that I can be .
去強忍過那些極痛苦的時刻,做自己能做的一切。
可曾記記得這樣的感受,奮筆疾書,一個字或一句話,或者一篇課文,抄寫50遍或上百遍。
我們99.9%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小學或初中的時候,作業中由于錯別字,或者一首古詩,或者一篇短文記不住,被老師要求寫50遍,或者100遍。當時抱怨的心情應該更多一些,并且也有各種形式的對抗,比如用復寫紙(或者多張復寫紙),比如用兩支筆或三支筆用膠帶纏綁在一起,來完成被要求的作業。
但是我們永遠記住了那個重復寫了N多遍的東西,即使到幾年、甚至十幾年以后的今天都不曾忘記,仍然歷久彌新。
這段光陰就這樣封存在記憶的深處,穿越歲月的長河,突然有人觸碰那個記憶的角落,會滔滔不絕,記憶如潮水般洶涌而來,回首那個伏案奮筆疾書的小小的身影,如今我們仍然印象深刻,有太多的感慨。
那個時候,我們在很小的年齡,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多次的重復練習,跨越了那個年齡段的山丘。
后來慢慢長大,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的迭代自己,不斷成長,不斷突破自己。
記得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項目,絞盡腦汁,經常加班,但是如果不是集中性的利用大塊時間去奮戰,如同隔靴搔癢,進度很慢。
終于有那么一天,思維順暢,達到了心流狀態,不知不覺到凌晨四點,夏天的凌晨四點,天有些擦亮了,也是那一次,終于項目有新的突破性的進展,高興的心情不能自已。想到了科比,想到了很多牛逼的成功人物,看看眼前的自己竟然也是可以有如此境界。
自從有了這個凌晨四點的里程碑,后面也會工作到凌晨兩三點,也會再次到四點,但是都覺的so easy ,我都可以做到,最后順利完成既定的任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通過設定硬性的結果目標,不斷的挑戰過程目標,在過程中越過山丘,達到結果目標的順利完成。
還有我的跑步經歷,剛開始只能跑一公里,就呼吸困難,全身不適,休息。。。堅持下去,有那么一天,我可以跑2公里了,開心;堅持下去,作息時間和身體都適應了這個節奏,每周跑4到5次,有那么一天,可以跑5公里了,覺得跑3公里、4公里都很容易。
有那么一天,可以跑6公里了,覺得跑5公里,比較容易,6公里才是目標。
就這樣堅持下去,有一天可以跑8公里了;再后來,終于有一天可以跑10公里了,沒有驚喜,更多的感受是坦然,用汗水、用幾個月的堅持,錘煉的身體的適應能力,覺得過程更珍貴。自從有了10公里的高度,每天5公里,6公里,都會覺得比較輕松就能達到。
越過一個個小的山丘,實現一個個的過程目標,回首過往,每一個小的山丘成為了最后終極目標的最有力的基石。
任何事情,以結果目標為導向,穿越過程目標的每一次極限做到最好,一次次越過山丘,以最快的速度吃正確的苦,就必然能最高效率的達到終極目標。
設定目標,重復N次練習,挑戰極限,一次次越過山丘,達到目標,我們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