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好故事構建影響力專題,我是全心文案沁辰,每天給你分享文案寫作和個人品牌社群變現的玩法。
前兩天,我們文案社群的一個會員給我發了一條微信:
“我是做房地產社群營銷的,現在我的客戶發信息給他們都不回,文案寫作后得到的反饋也很少,我想問一下如何提高互動能力?”
我當時外出剛坐上輪船,看見這一條消息就樂了,我給他回說:“你這個問題問得夠實在,不過其實你這么問問題,我也不想回。”
他這樣發消息有什么問題嗎?問題多了,我跟你素不相識,你突然冒出來這么一句,我又不是siri,憑什么回你啊。
沁辰說全心文案
想必,平時他和客戶的互動、寫文章、做社群時,也是和我經常接到的騷擾電話一樣:
“姐, 又出了一套三居室需不需要啊?”
誰是你姐啊?我什么時候說要三居室了?
還有身邊很多人,無論男女有了孩子,就突然變成了曬娃狂魔,不管你想不想看,天天拿著手機對著你面前,給你看他們家孩子有多可愛?
那些出去旅游,一路上朋友圈實況直播的,再配上文字:今天好開心哦~他們說的吐沫星子亂飛,曬得心花怒放的,
而聽的人或者看的人,心里其實就只有四個字兒:關我啥事兒。
沁辰說全心文案
所以想有好的互動和講好故事,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你需要明白:
每個人其實都是活在自己的故事里的,如果你想讓別人對你想的東西有點反應,
那你的故事和它的故事,勢必要有交集才行。
那怎么才能有連接呢?你講的故事要引發他人的共鳴才行。
共鳴是從哪兒來的呢?
很簡單,來自于感同身受。
之前有一個企業客戶是某大外企的中國區總裁,他當時來找我們做品牌推廣,帶著一份之前去社群做宣講的演講稿,
講的是他當年如何上的少年班的省狀元身份考清華,然后公派留學去了麻省理工,回國以后又是如何做到了中國區總裁,總之就是一路各種牛叉。
我就問請我的這個客戶的公關負責人,我說那你當時老板講以后效果如何呀?公關部的人說,同學們聽了以后都感嘆老板真是個天才。
我當時就心想說。這故事肯定沒講好呀,你想想這個演講本來的目的是什么?需要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啊。
可老實講,你真的會被一個天才激勵到嗎?
要是我聽完這個演講,只會覺得說你的成功是因為你是天才,而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永遠也達不到。
這樣的故事,就是一個沒有共鳴的故事。因為它無法讓聽眾感同身受,
只有當故事中的人物是聽著所關心的,這個故事才有沖擊力,才有意義,否則就是自嗨。
沁辰說全心文案
那怎么才能產生共鳴呢?
通常來講,共鳴有三個層次:
首先,最簡單的共鳴就來源于共同的經歷,背景,共同的目標
所謂有共同語言,說的就是這個。
比我們都去過同一個地方旅行,或者是都留過學,或者是同樣都是北漂,這些經歷都在我們的生活中留下了烙印。
因此,當你想到這些經歷的故事的時候,就會引發共鳴。
第二層,也是更高級一點的共鳴,來自于共同的感受:
比如喜悅,憤怒,難過,痛苦。
你覺得,講自己的成功故事還是講失敗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鳴呢?
答案是失敗的故事,因為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一樣。
你跟我講你爬上珠穆瑪峰的興奮,對于我這種最高只爬過香山的人來講,很難想象出是有多興奮。
但失敗大家都有過,都知道沮喪的感覺,懊悔的感覺。
所以如果你跟我講你在爬珠穆朗瑪峰的時候遇到天氣不好,差點就無法登頂時,那種失望沮喪的感覺,我就很容易有共鳴,
那再后面的分享中,我也會講到失敗的故事,都有哪些用法?又怎么才能講好它。
沁辰說全心文案
最后一層,也是最高級的共鳴來自于: 價值觀層面的共鳴
你聽起來可能覺得特別大,千萬別被他唬住,其實沒那么邪乎,價值觀指的就是什么對你來講很重要?
比如堅持努力,目標導向等等。
價值觀看起來很虛,我們也很少把他掛在嘴邊,她卻在每一天左右著我們每一個選擇。
每當你被別人故事觸動或者是某個故事讓你印象深刻的時候,往往是因為他跟你最底層的價值觀發生了共鳴。
泰坦尼克號大家都看過,那里面的絕世愛情之所以動人,就是因為它觸動了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愛與奉獻。
雖說你從來沒有過乘船的經歷,也沒有過生離死別的感受,但仍然會因為人類普世價值觀里面的某種共通性而被深深的觸動。
所以一個好的故事,它一定是有靈魂的,這個靈魂就是價值觀,當你能在價值觀層面跟他人產生共鳴就是很高級的。
那總結一下,一個好的故事,需要和聽眾建立連接,
而連接來自于共鳴,通常共鳴有三個層次:同的經歷,共同的感受和共同的價值觀。
沁辰說全心文案
最容易引起共鳴的,往往并不是成功的巔峰經歷,反而是那些令人懊惱,沮喪,悲傷的失敗經歷。
如果你能在價值觀層面跟他人產生共鳴,那你就建立了一種更高級的共鳴,這就是好故事的第二大標準。
你可以試著用生活中的小事兒,發個朋友圈,但在發之前那要想想這個故事要怎么說才能夠跟朋友圈里面的朋友產生共鳴?然后呢,你看看你的朋友都是怎么回應?
我是沁辰,全心文案發起人,下一篇繼續為你分享,好故事的第三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