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城市,她住著秦時的月,漢時的風,唐朝的魂。
這個城市叫西安,但是更多的時候我愿意叫她長安,這個詞聽起來有著驚心動魄的美。長安城住著詩人,對著秦時明月把酒言歡,出口成章。
西安,處處是景,步步是畫。這況味,恰是中國水墨畫的味道。古老的氣息,在這個現代城市慢慢呈現交融。夜晚亮晃晃的光潑在鼓樓,樹影捶地,你能看見鳥撲落落的在空中盤旋。人們在回民街熙熙攘攘,放佛回到了千年前盛唐的上元節。長安,長樂安寧。這是十三朝帝王的愿望,也是長安城百姓的尋常生活。
鮮瑩的老時光舊的就像城墻上斑駁的青苔,濕噠噠的漾起了心中的瀲滟波瀾。歷史的畫卷緩緩鋪開,推開歷史虛掩的朱門,你還分得清前世今生嗎。
長安,這個名字聽起來有著少年的灑然,也有光陰的似水流年。西安出城必是要經過老城墻,老城墻下永遠有人哼著吱吱呀呀的秦腔。大多數閑暇時候,穿行于老城墻,你總以為光陰未曾逝去。老城墻是永遠的見證,它映照出了頹唐,也映照出了滄桑,歷史早已成云煙。曾經的輝煌,千軍萬馬,不過成了滄海桑田的過眼云煙。而我們,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漣漪。
長相思,在長安。王小波筆下這樣寫到長安:“冬天,長安城經常下雪。只是真正的鵝毛大雪,雪片大如松鼠尾巴,散發著茉莉香氣。雪下的越久,花香也就越濃。”這樣的景象,只有在長安才能見到。
還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次與西安劈頭見面,就有種柔軟的疼。不知道是不是前世生活在這里,這種熟悉的氣息始終揮之不去。
我寫去過很多城市,北京,廣州,深圳,杭州……但是,我不敢寫西安,因為它太過于厚重了。我無法想象,西安曾怎樣的輝煌過。幾千年過去了,這座城留下的是經年不散的厚重歷史氣息,就算隔了千年仍然就直面撲來,好像稍微彈彈就都抖出光陰的塵霜。心,突然覺得有點感傷起來。每次有朋友來西安,我都會說這里南依秦嶺,北傍渭水,是真正依山傍水的寶地。
這個城市有青色高聳的城墻,寬闊的大街,唱秦腔的老人,路上偶遇穿著漢服的姑娘。很想問,怎么還會有這樣的城市?它放佛從來沒有變過,就這樣一直等待,以最幽然的姿態,不理人事間的閑事閑非。
西安沒有那么破落,沒有那么不堪。就算長安回望繡成堆,日子久了,你會愛上她,你會離不開她。
十三朝的文明,幾千年的沉淀。于是寒夜常夢見,你鶴發童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