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直以為為人師是件十分愉快的事情。
小時候小伙伴們聚在一起玩,總是少不了師生角色扮演;做小老師,用石頭在地上寫幾個似是而非的字或是一副潦草的畫,拿著折下的楊樹條或大掃帚的芯兒,在學生“虔誠”的眼神下,指點胡同里,激揚亂語中。
當年為了扮演博學的老師,自創了好多鳥語,大多是胡亂發出一些音節,只要音調別重復就好,說完自己的鳥語后,需自己自動“備注”漢語,不然無法交流。當然我的“學生”們也是很好地繼承衣缽,小胡同里一片鳥語喧嘩。
高考后的假期覺得自己太累,大學假期覺得自己不閑,一來二去,竟是從來沒有真正的給別人做過小老師;不過對自己還是有些自知之明:不太會講解;一論到講題難免心里發憷,一般先是熱情萬分,然后是機槍語速,再是無邏輯跳躍,最后是心灰意冷,感覺自己又被深深的打擊了,根本就是無法交流啊!我這種講題人分明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從此只好“深藏功與名”,不敢再出頭。
上班后,同事大多都已結婚生子,孩子大多是小學初中生。本著聊天必備步驟,問問大學,聊聊專業。我的數學專業冒頭了。
現在正刮一陣補習風,大廳的許多人都開設補習班補貼家用,收入也不少。他們也勸我收幾個學生,但基于我的經驗,我謹慎的拒絕了。但是我無法拒絕偶爾的問問題。于是乎我就成了最忠實的點讀機,一直在被點,全程陪同,不時鼓勵——“so easy!”。口干舌燥之余,不免想當初我還羨慕暑假接幾份家教的活,如今想來,賺點錢果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