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木
之所以會出現女版唐僧,既是主創們的一次創新,也與日本人對唐僧的理解有關。當《西游記》在江戶時期被引進日本時,在翻譯過程中唐僧的形象就已經出現了微妙的偏移。唐僧“御弟”的身份被強化,成了不僅文弱俊俏還帶有點貴族意味的和尚。
今年,《西游記》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似乎都有點忙。先是有暗黑SM風格的《西游·伏妖篇》春節檔領跑,接著楊潔導演的去世又引起了一波懷舊潮,然后西影又很合時宜地來了一輪《大話西游》的重映。
最近澳洲朋友又來湊熱鬧,宣布要在Netflix爸爸的帶領下,跟好鄰居新西蘭合拍一部《猴王傳奇》。只是,這版澳洲西游定妝照一出,詭異的“糙漢子+小姐姐”畫風就引來了國內一陣群嘲——為什么唐僧是女的?為什么沙僧也是女的?
由于之前已受過多版日韓西游翻拍的荼毒,筆者對唐僧轉性已經不覺驚異。說實話,在民風淳樸開放的澳洲人筆下,唐僧就算轉了性向都不奇怪——反而最好奇唐僧“小姐姐”的人設。畢竟,在西式文明對《西游記》的改造中,唐僧和孫悟空究竟誰是師傅是個需要賭一把的問題。
1978年,日本為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拍攝了首部劇版《西游記》。雖然這部劇在中國因為“毀原著”而遭到了國人抵觸,但在日本卻是家喻戶曉的神劇。不僅如此,還輸出到了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受到了熱捧。也正是這部劇讓《西游記》走出了東亞文化圈,和“滾滾”一起成為了世界熟知的中國文化標簽。
經年以來,《西游記》出現了不下十版的海外翻拍。這其中有治愈系的雞湯風格,有辣眼睛的“穿越大話”,有《奪寶奇兵》式的奇幻歷險,也有借舊殼說新語的末世科幻。
有意思的是,在《西游記》東行和西進的路上,對“唐僧”的解讀成了最大的分歧。“唐僧”為何會踏上“小姐姐”之路?為什么西化改編總在師徒關系上大做文章?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1
東行篇:女版唐僧——被玩壞的“反串
”
追溯女版唐僧的源頭,還得回到1978年日本那部石破天驚的《西游記》電視劇上。雖然演員造型的顏值有點低,黑乎乎的色調也有些怪,但要論神魔觀和情節還原上,78版《西游記》還是比較尊重原著的。
所以,讓夏目雅子出演唐僧,并非出于解構之意,也并沒有增加愛情線的嫌疑,而是單純的“反串”。這就像《新白娘子傳奇》盡管由葉童出演許仙,但卻無半點“百合”之意一樣。
江戶時期的《繪本西游記》
之所以會出現女版唐僧,既是主創們的一次創新,也與日本人對唐僧的理解有關。當《西游記》在江戶時期被引進日本時,在翻譯過程中唐僧的形象就已經出現了微妙的偏移。唐僧“御弟”的身份被強化,成了不僅文弱俊俏還帶有點貴族意味的和尚。
到了近代,唐僧柔弱的形象再次被加強。1936年,在上海《電影周報》一篇題為《日本攝制西游記》的報道中就曾提到過,日本所翻拍的西游電影“將唐僧變為女性,并與孫悟空談戀愛”。為了表現唐僧貴、弱、潔的氣質,即便在50年代日本所拍攝的那一批非戲說的《西游記》電影中,唐僧也多由雌雄莫辨的花樣美男出演。
據悉,在拍攝78版《西游記》時,導演本想請有“日本梅蘭芳”之稱的坂東玉三郎來出演唐僧。終未能成,才決定大膽啟用形象單純的夏目雅子。劇中,夏目雅子著實將唐僧未占塵俗的品性演得入骨三分,再加上78版《西游記》的廣泛影響力,選擇女性出演唐僧就成了日版西游翻拍的一個傳統。
2006年日本富士電視臺翻拍了最新一版《西游記》電視劇,由香取慎吾飾演的唐僧又成了一代經典。這部劇當時的收視峰值高達29.2%,奪得了當年日劇的收視冠軍,后來還應觀眾要求還在2007年推出了一部衍生電影。這一版《西游記》并沒有嚴格依照神話傳奇的風格翻拍,而是呼應現實焦慮,把西行之旅轉譯成了雞湯意味十足的心靈救贖之旅。
▼日本78版《西游記》對中國83版產生深遠影響
由香取慎吾飾演的唐僧不再是點化和規勸的角色,反而更像一位能解心結、療內傷的心理師。他為悟空解了寂寞之苦,讓八戒有了自信和勇氣,也為沙僧撫平了內心情傷。這樣善解人意的角色,由女性出演顯然更為合適。
即便現實意味濃厚,在2006版的《西游記》中我們還是能夠看到78版的深刻影響。比如,78版《西游記》中唐僧用眼淚為孫悟空療傷的經典橋段,在這一版中也變形出現,成了化解唐僧與孫悟空最后一層隔閡的關鍵道具。
韓版《西游記歸來》中,唐僧一淚救得悟空性命
其實,在幾乎一無是處的韓版西游改編電影《西游記歸來》中,這一細節也被復原。只不過在這里,原本單純的“反串”,被改寫成了唐三藏和孫悟空之間惡俗的愛情線。
2
西進篇:能力倒置——混亂的師徒關系
在《西游記》比較純粹的西化改編中,有兩個文本影響力比較大。一個是由《犯罪心理》男星托馬斯·吉布森出演唐三藏、華裔女演員白靈飾演觀音的護寶冒險片《失落的帝國》,另一個就是由吳彥祖領銜并兼任武術指導的末世題材美劇《深入惡土》。
如果要從神魔觀、教義表達乃至核心情節上看,這兩部作品幾乎已經與《西游記》毫無關聯。《失落的帝國》核心建立在類似電影《神話》的穿越結構上,男主人公是一個癡迷西游文化的一位美國學究,他在一次中國差旅途中莫名其妙地被觀音點化(撩騷),化身三藏穿越回了明朝,與三位徒弟踏上了護送《西游記》原本去西天的征程。
最終,他跟孫悟空學得一身好棍法,降妖伏魔完成了任務,還贏得了“觀音姐姐”的美人心。片中,一眾妖魔全以經典好萊塢電影時期的“黃禍”形象出現,并且拼貼進去了兵馬俑、焚書坑儒等牛頭不對馬嘴的歷史細節,可謂一份典型的白人東方想象大雜燴。
《深入惡土》把自己稱為美版“西游記”就更有炒作之嫌。因為除了由吳彥祖飾演的Sunny和他解救的男孩M.K.之間的關系類似唐僧和孫悟空,其他無論是世界觀還是情節,都既無中國元素也無神話色彩,反而是一場“朋克”文化的大聚會。
但要是單純從唐僧和孫悟空之間的師徒關系來看,就這兩部改編就意趣頗多了。在《失落的帝國》中,穿越回去的唐三藏手無縛雞之力,他不僅從孫悟空那里學了如何耍金箍棒,甚至還叫了他一聲“老師”。
在《深入惡土》中,Sunny和M.K.的關系就更微妙了。身著紅色戰袍的Sunny武力值爆表且亦正亦邪,顯然是孫悟空脫胎而來,M.K.則像唐僧一樣,是“天選之人”身懷神秘力量。但讓人疑惑的是,在劇中Sunny卻是一個拯救者兼師與父的形象,M.K.則是一個落魄少年,并且的名字中還暗隱著美猴王(M.K.即為?Monkey King的縮寫)的意義。
也許,這就是西方與東方價值觀的根本差異于大眾文化上的體現吧。在西方觀眾的思維中,佛教是與少林、功夫劃等號的,跟他們講大乘佛法化萬物的教義,大概是講不通的。功夫愈強者才可能為師,也許正是這種思維作祟,才導致師徒關系表達混亂。于是,《深入惡土》中Sunny和M.K.便形成了類似《弗蘭肯斯坦》中醫生和怪人的關系:互為模本,互為影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