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做朋友》部分摘錄

花了一個多月瑣碎的時間把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做朋友》看完,并將其中一些對我有益的語句摘錄下來,希望對你們也能有些感悟。

未知永遠存在

如果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就無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會平添無數的焦慮。焦慮是導致時間浪費、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當人處于焦慮狀態的時候,甚至可能出現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況。另外,焦慮的情緒會讓人覺得“必須要做點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狀態下的任何決定和行為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一個相對有效的策略是:當有問題解決不了時,可以先把它記下來,然后繼續前行。繼續前行,并不意味這忽略這些問題——它們已經被記錄在案,也由此獲得重新審視的機會。

現狀無法馬上擺脫

盡管天分確實很重要,但一個人的能力主要靠積累獲得。從一個人開始從事一個職業的那一瞬間起,只要足夠認真努力,他的能力就會不停地積累。如果這個人實際上向往的是另一個職業,那么他的所謂“夢想”幾乎必然使他在當前這份職業上心不在焉。

心懷“夢想”的時間越長,他的沉沒成本就越高。很多人在無意之間都被自己的“夢想”所綁架,所以,很多時候,對很多人來說,所謂“夢想”也許只是陷阱。許多年來,我曾見過身邊不少的人一點一點被他們珍愛的“夢想”毀掉。

越是不滿現狀,擺脫現狀的欲望就越強烈,而這種欲望會讓一個人最終迷失方向,因為無論是誰,從本質上看都無法擺脫現狀——每一時刻的現狀都是過去某一或者某些時刻的結果,而每一時刻的現狀都是未來某一或某一時刻的原因。沒有人能夠逃脫現實的束縛。

對現狀不滿、急于擺脫現狀,是人們常常不知不覺落入的陷阱(盡管偶爾這也是少數人真正的動力)。接受現狀才是最優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列表

不要以為自己能夠記住所有事情。最方便的記錄工具永遠都會是筆和紙。列表制作無需工整,自己看的懂就行,可以縮寫、箭頭加各種框框。同時列表的查看和修改也要放在自己隨手可及的地方(例如卡片貼紙)。

最重要的任務永遠只有一個

判斷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標準只有一個:是否對目標(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的實現有益不過,判斷一項任務是否真的緊急,標準卻不好找,因為人總會覺得每一件事情都很緊急。

給每個任務制定一個核對列表

任務的項目相對復雜,為了萬無一失,我們需要提前制作一個可以勾畫的核對列表,逐一核對,避免缺漏。如果項目不超過7個,檢查完全可以在你的大腦中進行。

列表一旦開始運作,就一定要執行到底

不要輕易的的更改目標方向,即便是更好的方向,在你進行中也會出現很多次。改變方向意味著可能要重新來過,經常改變方向的人是無法到達終點的。開始行動之前要先判斷列表任務是否顯示。如果確實覺得自己能夠也應該完成這個任務,那就著手去做,而且一定要執行到底。

預演

需要執行的任務越重要,這種預演就越關鍵。只有經過大量的預演或者聯系,我們才能夠在實際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有出色的表現。這也是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之間的選擇和差異。

獲取知識、技能的基本途徑

“體驗”、“試錯”、“觀察”、“閱讀”。

通過五官的體驗,來認識事物;通過試錯,獲得了教訓學習到了新的知識或技能;觀察別人的體驗與試錯,從中總結經驗。而然體驗、試錯、觀察都有局限。首先,大量知識無法通過體驗獲得,其次有些知識很難通過試錯獲得。對體驗、試錯和觀察的補充就是閱讀、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更加重要的手段,當然也是相對更加需要運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在這樣的時代,閱讀突破了個人體驗或試錯的種種局限。體驗往往只局限于自己,試錯也受限于自己的閱歷,而通過閱讀,我們卻可以得到他人的體驗和試錯的結果(即所謂的經驗),進而獲得跨越時間和空間,跨越種族和國度的信息。

獲取知識、技能的主要手段

”正確地思考“才是獲取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的主要手段。

經驗局限

“為什么人們總是異常痛苦于不被理解,并且在那么強烈地認同’理解外歲’之類的口號同時又常常無法理解他人”,每個人或多或少受到自我經驗的局限,而這也是經驗主義局限的根源所在。擺脫自我經驗局限的難度有時是無窮大的,很多時候我們根據自身經驗完全無法想象他人的體驗究竟是什么樣的。

個人面對無法親身體驗的知識,其表現往往為恐懼;而群體面對無法親身體驗的知識,其表現往往為瘋狂。有句話非常精辟“很多時候,人們的善良出自于軟弱,而他們的殘暴只不過來自于恐懼。”

興趣

人們總說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其他事情。可事實上,出現這種感覺應該僅僅是因為還沒有開始做那件事情,也還沒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其實,很多人真的放棄原來做的事情,轉去做新的“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往往會發現,想要做好這件事情同樣 困難重重,挫折不斷。沒過多久,這些人又會因為做不好這件事情而對其失去興趣,然后開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將這一行為“合理化”:“我才知道真正感興趣的并不是這個。。。”

所以,興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沒有我們想象得那么重要。對一個人來說,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數人好,他就不會對那件事情沒有興趣。往往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鼓勵

當我們不停的鼓勵所有人的時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因為最終我們會發現,自己開始進入一種他人無法想象的狀態,成為一個不需要他人鼓勵的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費時間甚至生命,原因在于他們是必須獲得別人的鼓勵才敢于行動的人。可是,我們卻能成為另一種人——我們可以不需要被別人鼓勵——這是一種境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