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好久不見,距離上一次推文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半年,對我而言,這段時間可以說不管是工作還是個人思想上都是最為跌宕起伏的半年。
在這半年時間里,工作上,我實現了畢業不到3年,從初入職場的小白到中國500強總部人力資源部副經理的職級升遷,卻又在升職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突然離職。選擇了一條全新,充滿挑戰,甚至是0底薪的保險行業。
相信你看到這的第一反應也是一臉的疑惑,按理說本科畢業才3年便能擔任部門經理的職位,正是職場得意,即將開掛的時候,卻為什么要選擇在這種情況下離開?
在同事和家人看來,我做出這樣的選擇難免有些意料之外。因為在公司,領導同事對我的工作表現都表示贊許,同時我可以得到一筆穩定且較高的收入,住在離公司不遠的單間宿舍,每天騎著單車10分鐘即可上下班,公司沒有太多的加班文化,業余有大量的時間自由支配。再過幾個月,不需要我太注意開銷的情況下,存款即可六位數,還可以選擇在不忙的時候給自己安排一次短途旅行。
一切看起來都是順風順水,可以說,對于本科畢業3年的白領而言,這份工作也能讓不少人艷羨。可就一切看上去都春風得意的情況下,沒人知道,我內心真正的訴求。
其實,辭職的念頭并不是我一時的頭腦發熱所產生的,從去年12月份開始,我的內心就不斷的在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不斷的問自己工作和事業的關系,自己是希望追求安穩的收入還是想去爭取更多的可能性。而這所謂的“更多的可能性”又是什么?一旦我選擇了后者,那將意味著,眼前所取得的成績都將瞬間離我而去化為泡影,而迎接我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相信,不僅僅是我,當我們面臨舍與得的時候,總是難以做出決斷,自己想要離職,歸根結底的原因只有1個,就是目前這種安逸穩定,但收入也同樣沒有太多懸念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也許隨著我現在的工作繼續升職加薪,有一天,我可以實現財務上衣食無憂。但從人身方面,卻沒有自由,工作會越來越忙,而早九晚五的生活,注定無法讓自己活得自由,更不用說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家人。
我希望達到“財務”和“時間”的雙自由。我相信這并不是什么癡人說夢,總會有一份工作能夠讓自己未來的目標得以實現。我也相信,有無數的人跟我有相同的夢想,可我們又終究難以跳出生存的牢籠,不斷的逼迫著我們以時間或者說以人身自由為籌碼,來為家庭換來穩定的收入。可隨著我們的升職加薪,慢慢的會發現,財務方面的曲線會越來越上揚,而人身自由的曲線卻在下降。與其早早的將自己困在這樣一座牢籠里,不如在自己羈絆還少的時候就放手去闖。
在安穩與挑戰的思想斗爭中,“挑戰”的地位逐漸上升,我決定放下眼前所取得的成就去嘗試一把。因為我知道,如果現在舍不得放下,未來就根本放不下。我不希望在這樣的溫水中,漸漸失去掙扎的能力和勇氣,最終只能成為自己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身邊的一些朋友聽說我離職,絕大多數都認為我會選擇一家待遇更高的公司繼續如火如荼的開展HR工作,可惜讓他們失望了,我最終的決定是去一家中美合資的保險公司,重新開始我的從0-1的裂變之路。
在做決定的過程中總是最為糾結和掙扎的,我不得不去面對這些問題:
1.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行業,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適應這份工作;
2.即將失去穩定的收入來源,保險行業的外勤工作基本上是0底薪;
3.無法繼續住在公司所分配的房子,不得不去租房,而且在北京這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4.家人和朋友能否理解我的這個決定,是否會因為從事這份行業而受到大家的質疑甚至是排擠;
5.如果自己做不好,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我能夠在北京生存多長時間。
面對這些問題,沒有人能夠給我準確的答案,有多少次,我都希望有一個人能站出來大聲的對我說“梁子,就是這條路,堅定不移的走下去,過不了幾年你就能夠取得成功!”
我想,我會抱著無比感激的心情,堅定不移的昂首挺胸,闊步向前。可生活中,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一個人能夠為我們的未來負責,我們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切后果。
有段時間,我開始喜歡聽葛林的《林中鳥》,里面的每一句歌詞都直擊我的內心:
來不及祈禱就開始奔跑
總覺得外面世界有多美好
用幾滴眼淚才換來驕傲
我要的光榮哪怕只有一秒
角落太寂靜城市太喧鬧
這世界很忙其實我都知道
離開了地面就隨風飄搖
決定要走遍天涯心比天高
我就像那一只林中的小鳥
努力掙脫沖向藍天懷抱
勇敢的張開雙臂閉上了雙眼
遠方離我只有一步之遙
……
出于那句“我要的光榮哪怕只有一秒”,我決定沖破思緒的高墻,“努力掙脫沖向藍天懷抱”,即使最終頭破血流,但我為之拼過,值了!
今天,培訓第一周結束,一切順利,我想重新用這種方式來記錄自己的轉型之旅。
期待能與你同行,分享我全新的職場生活,我相信這會是一次有趣而又精彩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