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喜歡標榜自己一個月讀了多少本書,或者一年讀了多少本書,仿佛通過量化的閱讀,就可以塑造出自己飽讀詩書的文人形象。
書讀得多,并不等于讀得好。而讀書多,也并不一定可以提高我們的思考力和理解力水平。或為理想,或為生活,或僅僅為了生存......
職場中的我們,每天過著忙忙碌碌、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時還要主動或者被動的加班。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中,我們更加需要有效的閱讀,來讓我們略顯浮躁的心沉淀下來。但是一些無效的閱讀,不僅僅對我們沒有任何幫助,還會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
今天就跟著霸王君一起學習如何真正有效的閱讀一本書吧!以下這些讀書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01?怎么選書?
選書,目的是區別哪些書應當精讀,哪些書應當泛讀,哪些書只要讀部分章節,哪些書要放在案頭隨時備查,哪些書暫時可以不用讀。對于食之無味的書籍,不必在其身上浪費過多的時間。
1.選書可以用“追根溯源”
找一個你喜歡的作者,去看他的隨筆,看他推崇誰,你就去看誰。依此類推,你喜歡的書里,作者提到了哪些作者、哪些作品,都找來讀。
2.根據閱讀的目的性來選擇要讀的書
只有能夠幫助自己成長的閱讀,才是有價值的閱讀。這就對我們選書的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那么如何選擇現階段要讀的書呢?
每一個人的閱讀,都是有著一定目的在讀書。有的書是好書,可這類書不一定適合你,書中的內容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漫無目的的閱讀不能說毫無營養,但可以說并不是高效的閱讀。
要明白我們目前閱讀,是因為工作、學習上需要完善知識體系,獲取資訊以查漏補缺,還是純粹休閑怡情,又或者改變思維方式實現自我成長和突破等。
閱讀的目的性,不僅僅決定著我們選擇哪些書籍,還決定著對書籍的閱讀程度。
讀書不必太挑,用開放的心態,也不必糾結于必須讀完。慢慢會摸到自己的喜好。讀慣書的人,少有糾結于怎么選擇,讀哪本。
02?什么時間讀書?
1.個人覺得早晨讀書最好
原因是:充分睡眠休息過后,人的自控力比較強。在培養閱讀習慣之初,適合早晨看書。
精力充沛,狀態較好,對文字的感知能力和主動思考的能力較強。
跟早餐一樣,讀到了好的,會有開啟了美好一天的感覺!
早睡早起,永遠是王道!
2.睡前讀書
可用來代替以前的不良習慣,也可同時培養好的生活習慣。
在做面膜的時候讀書,在泡腳的時候讀書,在聽音樂的時候讀書,在練習瑜伽的時候讀書,在練習腹肌的時候讀書。
睡前讀書,適合讀輕松一點的,與自己的工作內容完全不相干的。
3.疲勞的時候讀書
在忙得特別混亂和疲倦的時候,把工作丟到一邊,找一本書拿來讀,可以瞬間的平靜下來。麻煩事情放一放,腦袋清醒了,情緒平復了,內心平靜了,再解決。
4.碎片時間:15分鐘可以讀一個短篇小說
包里隨時放一本書,真的不是很重。在地鐵、公車上都可以讀下書。
5.周末讀書
可以把期待已久的書留在周末,完全不被打斷和打擾的時間。像是秘密的幽會。
03?怎樣讀書最有效?
推薦三種方法:一是結構化讀閱讀法;二是交叉閱讀法;三是聯想注解法。
1.結構化閱讀法
一方面,指的是在準備學習某一學科的時候,先看一本好的導論書籍,了解知識的大致體系,思考這個體系的構成,然后再去入門學習,學習的時候,也要在心里時刻參照這個體系;另一方面,不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按照體系打好基礎之后再去學習上面的學科,不然即使你理解了書里面的知識,你理解的也并不深刻。
(對這方法的描述還可見:對于世界的抽象認識與復雜性研究,你有哪些心得和書籍推薦?)
2.交叉閱讀法
上面的“結構化閱讀法”談的是知識體系的縱向聯系,而交叉閱讀法則是力求處理好知識體系間橫向的聯系。
具體而言,交叉閱讀法指的是在閱讀某一個領域與方向的書的時候,找幾本該領域內類似的書籍,一起參照閱讀,看一下不同的人是如何描述同一件事物的,同樣的論證是如何不同地展開的,不同作者之間的側重點又是什么,這樣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
注意的一點是:這幾本書里面,你應該選擇一本作為中心,別的書都是輔助。
3.聯想注解法
聯想注解法本質上并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結果。
有常年讀書習慣、積累了一定知識量的人在讀一本書的時候,往往會有這種感覺,那就是感覺到,你的思緒不僅僅在這本書里面,而是能夠展開豐富的并且有邏輯的聯想,能夠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你自己的思想與學識,仿佛在幫你給這本書注解!
04?怎樣真正閱讀一本書?
1.形成總攬習慣
大多數人在讀書時,往往習慣于一個字一個字地看。其實,絕大數文章其中的相當內容,都可以少看或不讀,你就可以掌握文章內容了。逐字逐句閱讀會嚴重影響和降低你閱讀速度,而且記憶和理解效果極差。
采用對文章結構總攬和整體認知方式,既能加快閱讀速度,又不會影響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先閱讀序言和結束語,明白作者想表達的主題到底是什么;其次看目錄,對于技術類的書籍,我們就可以通過目錄,知道哪里需要我們認真閱讀,哪里需要泛讀。
一旦形成這樣的習慣,將會大大提高你的閱讀速度。
2.分門別類,“對癥下藥”
不同類別的書籍文章,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才能做到快速有效的閱讀。
例如,雜志報紙類書籍,經常刊登名人軼事,一般也都是最新的前端信息,而且篇幅短小精悍,有必要快速閱讀,留一個簡單印象。
生活類的書籍,其實就像說明書一樣,內容淺顯易懂。但需要大量的實踐,才可以完全掌握其中的方法,紙上談兵是不夠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邊閱讀一邊操作。只需要閱讀目前需要的知識就可以了。
對于需要及時獲取專業書籍的讀者,以檢索、查閱或捕捉信息、了解情況為目的地閱讀,只需及時捕捉自己所需要的內容,舍棄無關的部分。
有很多心靈雞湯的勵志文章或者書籍,只需要看看目錄,懂得的就看過去,不懂得再打開那一頁看看具體介紹,一本書基本一個小時左右可以看完。
3.和作者對話,重在理解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閱讀是一個理解到輸出的過程。為讀而讀,不能理解消化和書柜又有什么區別呢?
和作者對話就是加深理解的好辦法。
在閱讀一本書之前,可以先構思結構,提問題,預設自己的觀點。然后再翻看書內容,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并且把自己的理解和作者觀點進行對比。這種方式可以讓你思考更多,理解得更深入,有助于將來的輸出。
閱讀使得我們能夠站在他人肩膀上看待世界。而是否有效的閱讀,決定我們站在的肩膀是巨人的還是侏儒的。
05?怎樣做讀書筆記?
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身邊永遠要帶著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奧野宣之也提出:“養成不管是什么想法都立即寫下來的習慣。”
分享兩種做讀書筆記的方式:“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和剪報式讀書筆記。
1.“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寫出來的讀書筆記
能夠幫助我們深刻吸收手中的內容,磨煉出更好的原創思考。
內容包括:
◆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書名
◆作者名
◆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內容(摘抄),用“○”表示
◆自己對這段內容的感想、問題、思想和表現力(評論),用“☆”表示
每次換行都要留一行空白,每個段落之間留兩行空白。
將重點放在“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內容”和“寫主觀評論”上。
當然,對于不同的書籍,還可用不同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方法:像“文件整理技巧”一類的純使用技巧書,可以不去摘抄,而是只標記“☆”并總結要點。如果是小說等休閑讀物,可以直接分條書寫自己對這本書的感想。
2.剪報式讀書筆記:貼出來的筆記
將書腰(裁剪后貼在筆記本上)、信息卡片(含書名、作者和出版社等基本信息)、書簽(書名旁邊貼上書簽很醒目)、書里的廣告、宣傳單等,還有書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頁復印下來,粘貼在筆記本上,這樣做出來的讀書筆記可讀性很強,再現性也很強,當時讀書的樣子都能更加清晰地浮現在自己眼前。
當然,做得這么漂亮、做得這么認真并不是為了束之高閣的,重點是“重讀筆記”!
在固定場景中重讀筆記,在生活中設定“重讀筆記時間”,比如睡覺前、晚飯后。養成重讀的習慣,盡量量化重讀頻率,比如一周一次或三天一次,把重讀計劃寫在日歷或筆記本里,提醒自己,通過重讀為思想增色,讓自己在不斷地回想中迸發出更好的原創思想。
06?有哪些適合培養閱讀習慣的書?
那些字數較少,內容又好的書:《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活著》、《許三觀賣血記》、《晚安玫瑰》、《斷舍離》、《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旅行的藝術》、《當我在跑步的時候》、《當我在談論愛情》、《哀愁的預感》、《銀河系打車指南》系列、《都市速寫簿》、《小狗錢錢》、《命令我沉默》、《一個人的好天氣》、《簡單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國》、《深夜食堂》、中國文學短經典系列或外國文學短經典系列(兩者選其一的話,中國文學短經典更好讀一些,適合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人)。
期待著你打開書,認真地閱讀,并認真地記錄。
拿起書、讀起來,并做讀書筆記吧!
從此,你的人生將會踏上新的征程!
今 日 互 動:推薦一本你讀過兩遍或正在讀的書唄,也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讀書方法喲~
在評論區留言吧,今天的值班小編會及時來翻牌子噠~
PS:更多干貨技能,請移步公眾號【霸王課訂閱號】(ID:bawangke123)
掃碼進入【霸王課訂閱號】,回復“名著”即可免費領取10部豆瓣高評分世界名著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