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的你怎樣才不會留下遺憾
王伶彥
“商界才子”王林曾說過,年輕是財富。因為年輕,所以朝氣蓬勃,敢于追求;同樣因為年輕,才會無知無畏地勇于改變,敢于挑戰,伴著壓力一路向前。我們要做的只能是拋棄不必要的包袱,改變現在,讓自己的人生少些遺憾。
對于二十幾歲的你怎樣才不會留下遺憾?這個問題我也曾沉思過,曾讀過這樣一本書《我們都一樣,年輕又彷徨》,大概是講無論你現在處境很如何,請不要輕易下結論,好的請堅持,壞的請努力,你要看到別人的光芒,更要信仰自己的力量,我們每一點的付出,大多數的嘗試以及所有的等待都有意義。我始終堅信努力的人會有好的運氣,肯付出就能沖出黑暗,漫漫長夜后,黎民終會到達。我把自己的微信名置為“越努力越幸運”大概也是因為這吧!希望自己永遠有一顆向上的心,努力了,好運自來。
可能是前段時間接受了太多的負面信息,一向意氣風發、樂觀向上的我明顯感覺到自己陷入了糾結的漩渦。和朋友聊天時,談到了我的現狀,她說她有段日子也有同感,經過調整已經過了這個階段。她說:“如果你感覺現在很累很艱難的時候,說明自己是正在走上坡路。”一句話,說到了我的心坎上。我知道,雖然在很短的時間內還無法完全消除這種狀態,但是我明白這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階段。
今年春天在湯遜湖培訓的日子總讓我記憶深刻。警院劉重興書記在課堂上給我們提了個思考題:二十年后我會是怎樣的?我想這個問題也正適合我們正值二十多歲的青年人來思考。對于我來說在二十年后,已經是不惑之年,相信那時候一定充滿了神秘色彩。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四十多歲的我,正值上有老下有小,必須擔當起頂梁柱的角色,那時候不管工作有何變化,是否處在領導崗位。另外,二十年后的中國可能我還無法想象,但也能夠遇見的是,四十到五十歲的我們也成了國家的頂梁柱、建設者,所以我們怎樣,國家便會怎樣,我們伴隨著祖國的成長,也是自己圓夢的過程。因此,作為二十多歲的我們有責任、有擔當,沉得住氣,靜得下心,懂得取舍,常和家人在一起,這就是我二十年后期待的生活。
只要和單位同事聊天,幾乎都繞不開同一個問題,“小王是哪一年的?今年多大啦?”
我說:“93年今年23歲了”
“還這么小,好年輕。”年齡對他們來說的確是個寶貝,可能正處于二十幾歲的我們還感受不到吧!也常有同事對我說:
“你現在還這么年輕,可要抓住機會啊,將來一定大有可為,后悔我當初沒能抓住機會,時間一混就過去了,除了長了年齡增了皺紋,什么都沒留下,要是我們還像你們這么年輕,那就好了。”前車之鑒,后車之師。對于二十幾歲的我來說也正需要前輩的指點,感謝身邊有這么多引路人給予我指點迷津。
但是,作為二十幾歲的年輕小伙子,我們也需要學會原諒自己,我總感覺自己太心急了!好像還沒學會走就想去跑,所以常常把自己弄得很累很累。剛參加工作過半年,我希望自己讀過很多書,讓自己一下子變得很優秀;希望通過一次活動、一件事情、寫一篇文章,一舉成名。但是我這些期盼大多事與愿違,而我時常不能容忍自己的不夠好,后來我才明白,急于求成,急于被認可,急于得到,只會使自己變得更加焦慮不安,覺得自己無能。因此,要學會接受還不夠優秀的自己,畢竟才二十多歲,只要一直在努力,我能夠越來越好,不就可以了嗎?
二十幾歲無疑是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但是,也是我們最迷茫的時刻。曾有人告訴我,年輕人應該到外面的世界去闖一闖,去經歷一下風風雨雨的洗禮,如果一開始便在安穩的環境中生活,那很有可能會失去人生斗志。生活在一潭死水的環境里會無窮盡的消耗你的沖勁,從在監區上了半年班時間來看,我覺得還真有這種可能,身邊不是沒有大我不多的同事安于了現狀,每天過著上一天休兩天的生活,下班了,便回到了家陪老婆孩子,差不多生活就這樣無限的循環下去,看不到盡頭。
我也曾問過他,你有沒有覺得這就是養老的生活?我看出了他一臉無奈的表情。他說:“就這樣將就著過吧!”就這樣將就過吧,一句話道出了他對生活的百般無奈與妥協。也許我們經常會聽到別人說“決不將就,不免強”什么之類的話,我覺得說這話的人,至少自己還是對未來有追求的。所以我一直在規劃著自己小小的未來幾年,努力著,二十幾歲,不想在三十歲時看到別人在為夢想的事業奮斗,過著辛苦、但朝氣蓬勃的人生,自己卻只剩下羨慕和遺憾。
還記得文書記經常對我說,也許你在一項活動過程中感覺很累,進展也不順利,但經歷過后就會發現自己收獲還是非常挺多的,尤其對于年輕人來說這點更突出。常常看到有網友發心靈雞湯:將來成功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奮斗的自己。即使我不知道將來是否會成功,但是至少會為成功創造條件,自己努力去爭取,不留遺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