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準備做香包了,我將每個孩子帶的材料都發給她們。六組的小胡帶了一盒菊花茶,同組的羨羨只帶了一個香包半成品和一根針。
開始做香包了,孩子們很興奮,瞬間班里熱鬧起來,個個都很投入,都忙的不亦樂乎。
看到別人又是剪布,又是縫針,羨羨真是羨慕。因為媽媽用口罩給他做了一個半成品,而是半成品很厚,針很難扎透,羨羨有著著急。他對我說:“老師,我的針好難縫啊,能不能給我換一個。”,我說:“材料沒有多的,每個人只帶了一點布,怎么辦呢?”,“那我就慢慢縫吧”羨羨說。。
過了一會兒,羨羨看到別人在往香包里裝香料,他看看自己癟癟的香包,又看看小胡帶的香料,對小胡說:“你能給我一點香料嗎?”,看到小胡沒有吭聲,又補充說:“我只需要一點點。”小胡猶豫一會說:“別人已要去很多了,我的還沒做完,等做完后,要剩下的有,我就給你吧。”于是,羨羨就靜靜地等著小胡,滿眼的期待。
終于,小胡的香包做好了,剩下的香料送給了羨羨,羨羨往香包里裝了一點,又在老師的幫助下,把口縫好!
分析:1.具有自信,自主的表現。當孩子做香包遇到困難時,沒有放棄,而是主動想辦法去解決。這說明孩子在做事時,相信自己有辦法能做好,也愿意去做;
2.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當孩子在找老師換布不成時,沒有埋怨自己的布不好,而是用“慢慢做”來解決,沒有沮喪。
措施:1.教師要肯定孩子的做事態度,多鼓勵孩子;2.和家長溝通,多提供動手的機會給孩子,也提供適宜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