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壁》是聊齋里的一個非常奇幻的故事。
江西人孟龍譚和朱孝廉客居京城時,無意間來到一座寺院,這寺院殿堂禪房都不甚寬敞,只有一老僧寄居于此。老僧帶著他們參觀寺院,不覺來到大殿中。殿中壁畫繪制精美,人物栩栩如生。東壁畫著許多散花的天女,其中有一披發少女,拈花微笑,櫻唇欲動,眼波流轉。朱孝廉對著這少女壁畫注視許久,不覺意動神搖,心神恍惚,只覺得身形飄忽,如騰云駕霧般,已進入到壁畫中的世界,所視之處,殿堂樓閣重重疊疊,宛如仙境。
朱孝廉見有一老和尚被僧圍繞,在座上講經說法,于是也站在人群中聆聽。時隔不久,朱孝廉感覺似乎有人牽其衣襟,回頭一看,正是那畫中少女。少女一笑而去,朱孝廉尾隨其后。那少女穿過曲折的欄桿,走入一間小屋。朱孝廉遲疑著不敢上前,少女回頭,舉著手中花遠遠招手,他這才進入屋中。朱孝廉見屋內寂寂無人,就抱起那少女,那少女也不太抗拒,于是就與她歡好。
不一會兒,那少女掩門離去,并囑咐朱孝廉別發出聲響,到了晚上才回來。女伴發現這事,搜到朱孝廉,對那少女笑道:“腹內的孩兒都那么大了,還披發學處子的裝扮嗎?”女伴捧出發簪耳環,幫她梳成少婦發髻。少女含羞不語,一女伴說道:“姐姐妹妹們,我們別在這待太久,恐怕有人會不高興了。”女伴們都笑著離開了。朱孝廉細看那少女,只見她發髻高聳,鳳釵低垂,比起那天頭發披肩時更加艷麗。他看四周無人,便與她漸漸親熱起來,少女身上的蘭香沁人心脾,朱生感到無盡的歡樂。
忽然靴子鏗鏗作響,鎖鏈嘩啦有聲,響起一陣紛爭喧囂之聲。少女驚聲而起,和朱生一起偷偷往屋外看去。只見一金甲使者,黑面如漆,拿著鎖鏈和槌子,眾女伴都圍繞著他。金甲使者問道:“人都到齊了嗎?”眾人答道:“都到齊了。”使者道:“如果有藏匿下界凡人,你們一齊交出來,莫要自討苦吃。”眾人一同答道:“沒有。”使者突然回過身,像只鷹一樣看來看去,似乎要搜查那藏匿的朱生。少女非常害怕,面如死灰,慌張對朱生道:“快藏到床底下。” 之后少女打開壁上窗戶,趕緊逃離了小屋。
朱生趴在床底下,大氣都不敢出,不久就聽到屋內傳來靴子走路的聲音,之后穿靴子的人又出去了。不久,喧鬧聲漸漸遠了,朱生稍微心安些,但是屋外仍有來來往往說話的人。朱生在床下趴的久了,只覺耳鳴目眩,再難忍受,只能靜聽等著少女歸來,竟忘了自身來自何處。
此時孟龍潭在大殿中,轉眼間不見了朱孝廉,便問那老僧。老僧笑道:“聽佛講經說法去了。”孟龍潭問道:“去往何處?”老僧道:“不遠。”過了一會兒,老僧用手指輕叩壁畫道:“朱施主,為何還久游不歸?”孟龍潭只見壁畫上有朱孝廉的畫像,似乎在佇立傾聽著什么。老僧呼道:“你的朋友等你很久了。”只見朱生飄忽著從壁畫中下來,目瞪口呆,心如死灰。孟龍潭大驚,問他怎么回事。原來朱生趴在床下時,只聽得叩聲如雷,fang屋中來。兩人再看那壁畫上的拈花少女,螺形發髻高高翹起,不再是垂發的樣子。朱生大驚,向老僧拜倒,問是何緣故。老僧笑道:“幻境由人而生,貧僧如何能解。”
朱孝廉心中苦悶難抒,孟龍潭害怕六神無主。兩人起身,沿著臺階一步步離開了大殿。
《畫壁》曾被改編成電影,可以說是穿越小說的鼻祖了,只不過朱孝廉穿越的不是時間,而是空間,更神奇的是,朱孝廉穿越后還能和這畫壁產生互動。朱孝廉穿越后,自己就出現在畫壁里了,而朱生在畫中和那少女一番男歡女愛之后,壁畫中的少女發髻就發生了改變,處子之身時是“垂髫兒”,而兩人歡好之后拈花少女的發型就成了“螺髻”。你說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人心產生的幻境,可是這幻境如此真實,這叫人如何能夠接受?無怪乎朱孝廉離開寺院的時候悶悶不樂了。蒲松齡寫的這個故事太吸引人了,連我這個無神論者也不禁遐想:世界上真有那么神奇的畫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