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借閱了圖書館一本《耶魯文學小歷史》,其中有一章專門講勃朗特姐妹的。在我國相較于姐姐夏洛蒂的《簡愛》和艾米莉的《呼嘯山莊》,小妹安妮的《艾格妮絲-格雷》的“知名度”要低很多。但我絲毫不認為這部小說的質量有所遜色;這部小說給我以完美的閱讀體驗,雖然,這本書是我從省圖的書架上隨手抽下,簡單翻了翻便借閱了的。
有人說“小說中主人公的經歷與話語總是作者觀點與親身經歷的反應”,這話不總是對的,但對于安妮與這部小說,似乎恰是如此。安妮曾為減輕家里負擔在19歲后兩次去富人家中擔任地位卑賤的家庭教師,艾格妮絲亦然;安妮的父親是位牧師,艾格妮絲亦然;她們的戀愛對象都是一位副牧師等等。所以說,至少,這部小說與作者的經歷有關,并且體現了作者的諸多思考。
善良、正直與堅強,是這部小說帶給我的珍貴財富。
又。說到堅強,其實不總是在遇到危難時才見其光芒;于酒足飯飽的生活中,意志常被消磨,信仰常遭腐蝕,而抵御這一切的堅持、保守正是堅強的又一種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