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直在猶豫該如何推廣今日工作的工作簡報,雖然知道工作簡報有很多的好處,但都是處于模糊的認識過程,直到最近接觸了兩篇文章,進一步堅定了我的信心。一篇是李齊同學的《“萬惡”的工作日報,你寫還是不寫?》,另外一篇是講阿里文化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進一步看我之前轉載的文章。
1、該如何寫工作日報
? ? ? 之前同各位同事一起嘗試了寫工作日報,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過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工作日報到底該怎么寫,怎么寫才能更有效?
? ? ? 以前我們的寫法往往僅僅表達了當天的工作內容,這樣的寫法其實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因為在相對不大的團隊規模中,互相之間的工作內容大家彼此之間基本都是互相了解的。
看了李齊同學的文章之后,我整理了下今日工作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今天的工作進展——這里主要關注的“進展”二字,有時我們看似忙碌了一天,但是否有進展就不一定了。以往我們寫今日工作的時候,要么不寫,要么也僅僅是寫了些今天干了什么事情,但卻忽略了對進展的思考。也就是采用的是本位思考法,而非目標思考法。今天究竟做了什么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內容,更為重要的是今天干的事情,為目標帶來了那些推進與進展,這才是我們要關注的核心。只有關注了目標關注了進展,才能真正的融入項目工作中,才能夠有對結果負責的意識。
B、對于下一步工作的考量,及是否需要他人協助互動——工作日報的第二項內容就是對未來工作的思考以及與他人的互動,關于對下一步工作的考量反映了個人工作過程中對于總體工作的目標性與計劃性。而是否需需要他人協助互動,也是體現個人對未來的工作預判,同時及時同他人協調也是我們作為團隊工作的重要內容,團隊工作往往需要多人互動,及時的知會相關方,這樣才能讓團隊工作更緊密更高效。避免因為他人的配合無法及時到位而產生進程的延誤,也能夠使相關方提前做好工作安排。以大家跟我的互動為例,如果大家能夠提前告知第二天需要我的哪些協助,我就會相應的做好安排,而不至于在需要我的時候我剛好不在,影響進程。
C、對于當天工作的復盤——這一點也是相當重要的內容,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也會帶來很多的思考,但這些問題究竟是一閃而過,還是能夠固化下來,成為經驗的積累,主要就在于對于當前工作的復盤與思考,這是作為個人提升能力的重要部分。為什么我們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回頭看看,總是覺得收獲甚少,其關鍵原因就在于我們很少復盤,很少對一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并攻克一些難題。以邵顏這兩次進行BIM介紹為例,每次介紹后是否有過相應的思考,哪些地方介紹的比較好,哪些地方介紹的不足,下次再介紹時如何改善。只有進行這樣的思考與練習,才能夠在未來的介紹中表現得更好。否則每次都是在原地踏步,或是僅僅熟練而已,做不到質的提升。
簡單的說工作日報的3個部分為1、今日工作進展;2、下一步工作與協調知會;3、復盤與思考提升。
2、什么叫周REVIEW
下一步除了我們要進行工作日報外,還會進行周review
? ? 周review與工作日報相比,內容有所類似,但宏觀性更強。關注的是以周為單位的工作進展及復盤思考,以及下周的工作重點與改進方向及進程。
3、會耗費時間么?
? ? ? ?最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每天寫這些會不會很耗費時間啊?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會耗費一些時間的。想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在任何一個領域有所成就都是要足夠的精力與時間的投入的。看看歷史上及身邊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哪個不是在自己的領域投入的極大的時間與精力呢。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又是最節省時間的方式,由于關注進展,可以避免很多無效的工作;由于工作有計劃性并及時知會相關方,可以避免由于協作不暢帶來的內耗;由于經常的復盤改進,可以實現舉一反三的效果,避免原地踏步。難道這不是最高效的方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