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證
去日本旅游首先要搞定簽證,需要的主要材料有:(1)護照原件;(2)2寸白底照片(近期);(3)身份證;(4)戶口本;(5)公司資質證明;(6)在職證明;(7)銀行流水;(8)婚姻狀況;(9)輔助資產(房產、基金之類的提供出簽率)
其中銀行流水找銀行開,要求有十萬人民幣余額,不夠的話可以分幾天每次轉兩萬進去,然后去銀行打印,打印完了可以再轉回去。在職證明找公司HR來開,在公司打印。公益營業執照要求蓋章。
裝備
除了必要的一些裝備外,還需要棉帽、口罩、手套、滑雪鞋。北海道的雪非常厚,一雙好鞋可以保證你不在雪地里滑倒,普通的鞋真的很容易滑倒。
此外還需要提前租用日本移動wifi,上淘寶搜“日本 WiFi”可以找到很多,一般價格每天10元左右,可以去機場取,也可以快遞,可同時供五個人左右使用,此外,機場和酒店也有免費WiFi可用。
詳細裝備列表
用品:身份證、護照、背包、雨傘、望遠鏡、瑞士軍刀、面巾紙、眼罩
衣物:絨衣、秋衣、沖鋒衣、遮陽帽、手套、眼鏡、長襪、運動鞋、滑雪帽、滑雪鞋
藥物:感冒藥、黃連素(鹽酸小檗堿)、風油精、驅蚊水、創可貼、跌打藥、暈車藥(苯海拉明、茶苯海明片)、風油精
食品:零食、巧克力、水
電子器材:iPad,Kindle,充電器,相機,耳機,插線板
洗漱用品:牙刷,刮胡刀
奈良公園
在東西4km,南北2km的公園內,有著大面積美麗的草坪,被當作為神的使者的“鹿”就在園內結成群。滿園的綠色向我們展示了四季不同的表情,站在園內眺望古社寺的屋頂、塔,其景色的優美別具一格。另外,公園里有一座建立在被稱為鷺池的池塘中的六角形的浮見堂,作為休息之所深受人們喜愛。奈良大部分景點都位于園中或周邊,比較著名的有興福寺、東大寺、春日大社、奈良國立博物館等,東大寺修二會、奈良燈花會、正倉院展、春日若宮御祭等傳統節慶活動也在這里舉辦。
小鹿可愛但是會追著要零食噠……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白天隨時可以進入,全年無休
地址:奈良縣奈良市雑司町469
電話:0742-22-0375(奈良公園管理事務所)
日本國雖然不大,但是縱橫交錯的地鐵線路會讓你懵逼,就如上面旅行路書上所說要提前下載好地鐵app,提前做好攻略,否則你真心會躲著地鐵站里哭,不過你英語好可能會輕松的問路。當你地鐵站出來,簡直像桃花源記,這藍色的天空、清新的空氣,還有不同于大陸的景色足以讓你忘記你剛剛在地鐵站里想哭的事情。此次同行的小伙伴說,看的這么美,怎么就拍不出來呢?是的照片都是騙人的,還是自己去體驗吧!日本人的禮貌、路面的干凈......都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感覺。
?
當然這和城市的規劃建設分不開,太過擁擠的街道和不合理的商圈分布都會讓城市變得擁擠嘈雜,提到日本的城市規劃就必須提一個人
淺田孝(Takashi Asada, 1921—1990),日本城市規劃師、建筑師,新陳代謝運動的核心人物,提出“環境發展論”,開創了日本真正意義上的規劃設計。淺田孝在丹下健三研究室的一系列項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參與的項目包括南極昭和基地、橫濱市規劃、瀨戶大橋、孩童之國等。他還籌辦了世界設計大會、大阪世界博覽會和沖繩海洋博覽會。本書收錄了淺田孝的照片、草圖和文稿等珍貴資料,從不同的視點全面介紹了淺田孝的思想與工作。
作者簡介:
笹原克(Sasahara Katsu),1949年出生于東京,區域規劃師,一級建筑師。笹原克從工學院大學建筑學碩士畢業后任職于環境發展中心,之后成立了OIKOS規劃研究所,擔任研究所所長。
其他職務
日本城市規劃師協會副會長(2002—2010年)
工學院大學理事(2005—2008年)
川崎TMO鎮行政官(2007年—)
川崎市產業振興財團理事(2011年—)
20世紀60年代的建筑理論中,“新陳代謝派”的理論最為突出,這一學派的核心人物便是淺田孝。這一時期,日本經濟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促進了建筑的現代化,對城市發展提出了很多設想。新陳代謝派的創立、日本戰后城市建設事業,以及世界設計大會等重要活動的舉辦,淺田孝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他開創了日本真正意義上的城市規劃,影響了日本甚至世界的城市規劃走向,是對日本城市進行綜合思考的第一人,可以說是日本城市規劃師的鼻祖。
這本書首次全面展示了淺田孝的思想與工作,并收錄了照片、草圖、文稿等珍貴資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與研究價值。
淺田孝是領先于時代的,他最早提出“規劃師”“環境”等概念,提出“環境開發論”,提出“規劃需要持有歷史概念”等。他超前的規劃理念及其獨特的思考與探索,對我們今天的建筑與規劃仍具有啟示與反思作用。
隈研吾為本書寫了書評《以環境為主題,領先于時代》,文中稱淺田孝是丹下軍團眾多出色弟子中“最神秘的天才”,但與其他的明星弟子相比,淺田孝是沒有名氣的,幾乎沒留下什么建筑作品。淺田孝是在“不建造”中尋求價值。他所選擇的“不建造”始終以環境為主題,是領先于時代的。隈研吾在書評結尾處提出的“難道20世紀的高度發展不正是以‘建造建筑’這樣一種不合理的欲望為引擎的嗎?”給我們以警示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