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經 盧令》有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盧重環,其人美且鬈。

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這是《齊風·盧令》的內容,是《詩經》中的一首贊美獵人的田獵詩。詩人在塑造獵人形象時,首先用了“仁”字來描寫獵人內在的品德,其次描繪了獵人的勇武與才能。在《鄭風·叔于田》中,作者在塑造獵人形象時,用了“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十二個字,也是先贊美了獵人的仁德思想。可見,在周人思想觀念中,即使是崇尚勇武的狩獵活動,仁德也同樣重要。

在周代,田獵有一定的禮法規定。“天子打獵不應四面合圍,諸侯打獵不應把成群的野獸全部殺光。……昆蟲尚未蟄居地下之前,不可以縱火焚草肥田。不捕捉小獸,不取鳥卵,不殺懷胎的母獸,不殺剛出生的小獸,不搗毀鳥巢。”《禮記》中這些對田獵的規定,既體現了先民們樸素的生態意識,也體現了先民們的仁德思想。《論語》中“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也同樣體現了這種仁德之心。

仁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子》中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當你對生命起了同情、憐憫,你就初步具備了仁愛之心。仁愛之心,不只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也應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之中,體現在對自然的敬畏中,對一切生命的尊重中。

如今,狩獵早已不再是人們生存的方式,但一些人在食物方面的的獵奇之心卻日漸濃烈。這些人,普通的食物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口腹之欲,他們似一只饕餮巨獸撲向眾多的動物生靈。我曾經看到一張野味市場的價目表,里面涉及到的動物有孔雀、大雁、斑鳩、袋鼠、松鼠、狐貍、狼仔、樹熊、麂子等七十多種。相比于先民,人們對動物的烹食,不再是生活所需,而是戧害,虐殺。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佛陀踐地猶恐地痛。真心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懷著同理之心、慈悲之心、柔軟之心對待這個世界。心柔軟了,祥和還會遠嗎?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詩經全文及譯文 《詩經》現存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廟樂章,分為風、雅、頌三...
    觀茉閱讀 67,092評論 0 18
  • 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盧重環,其人美且鬈。 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意大利畫家郎世寧歷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國...
    遠裳閱讀 806評論 0 3
  • 【原文】 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盧重環,其人美且鬈。 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概覽】 1、全詩以三字始,賦物極工;...
    紅日旭東67閱讀 332評論 0 3
  • 盧令先秦:佚名盧令令,其人美且仁。盧重環,其人美且鬈。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黑犬頸圈丁當響,獵人...
    To者也閱讀 769評論 0 1
  • (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國風·齊風·盧令 貢獻維護者 朝陽山人 《國風·齊風·盧令》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
    beikerray119閱讀 567評論 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