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數量和質量
高中哲學學過辯證唯物主義:“量變引起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基礎,質變是量變的結果”。當時學的時候并沒有當一回事,后來在工作中,這句話反復被驗證。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稍微付出一點就覺得自己了不起,覺得自己該得到全世界。比如,說自己喜歡寫作,說自己想要減肥,于是一開始激情滿滿,寫了幾千字,跑了幾千米,就覺得自己付出了天大的努力,覺得自己馬上就要出書賺錢或者瘦成一道閃電撩到男/女神走上人生巔峰了,如果自己期望的沒有實現,就開始覺得別人眼瞎,覺得命運對自己不公。但真正優秀的人都知道,成功需要一定量的積累,做得足夠多,才能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質量,成功才是水到渠成。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天才,做事情不是一次就能成功,都需要一定量的積累。不論是寫作,還是減肥,還是其他。因此,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不應該計較自己做了多少,而應該注意自己做的多好,如果不夠好,那就繼續堅持,堅持到足夠多,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二、成功意味著冒險?
并不是。成功需要冒險,但是不假思索不計后果的冒險就是魯莽。而魯莽,往往沒有好結果。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張飛性格暴躁,經常酗酒鞭笞士卒。最后急于為關羽報仇,鞭打部下,被部下殺死。程咬金,魯莽的性格,使他不能得到更大的兵權。
畏首畏尾,優柔寡斷,不可能取得成功,生活需要冒險,但這種冒險是經過深思熟慮,把風險降到最低的冒險,一味逞能,結果必定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