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bility to conquer oneself is no doubt the most precious of all things sports bestows. 毫無疑問,征服自身的能力是體育賦予人最寶貴的東西。——Olga Korbut.
崇禮官方公眾號上有句話解釋了舉辦越野比賽的意義:“真正的冒險來自恐懼與不確定性 / 舉辦比賽是為了確保盡可能多的人能健康并且快樂地通過終點線 / 我們承受痛苦的能力可以與探索的欲望相媲美”,然而真正吸引我的,卻是小伙伴們“一起去崇禮看星星”的邀約,于是抱著“我是去旅游的”心態(tài)報了崇禮三十公里級別的越野賽。
因為沒有長距離跑步的經(jīng)驗,甚至沒有真正地跑過一次半馬,我對自己是否能夠完成這次越野產(chǎn)生了懷疑。帶著這種懷疑與忐忑,經(jīng)過五個多小時的顛簸,車隊終于在凌晨一點才到達崇禮萬龍滑雪場。盡管安頓下來已經(jīng)是凌晨兩點以后,我還是檢查了裝備——救生毯、救生哨、水帶、背包、跑鞋……果然還是發(fā)現(xiàn)忘記帶最重要的壓縮褲了,也沒帶登山杖——是我一貫不靠譜的風(fēng)格。還好貼心的海燕借給了我她的備用登山杖。我們早早地來到了比賽現(xiàn)場,準(zhǔn)備來一波賽前美照。幸運地是,在出發(fā)點與許久未見但一如既往美好的童童姐重逢,更結(jié)識了如意姐與幾個飯團(Funcrew)的小伙伴,在比賽過程中給予了我莫大的幫助。早晨十點,在人聲鼎沸與蒙蒙細雨中,三十公里組浩浩蕩蕩的隊伍走上了崇禮越野的征程。
(一)第一個五公里(5KM):細雨霏霏中有無數(shù)個想要放棄的念頭
開跑前下的一點雨,給崇禮的山間涂上了鮮艷的綠色,也給開拔的大部隊帶來了些許涼意,溫度舒適地正好。我們沿著山間的石板路不斷爬升,間或有溪流從腳邊緩緩流過,浸濕了鞋尖。此時,我們幾乎是以溜達的速度前行著,我不禁向老王喊了句“好喜歡這種配速啊”,暗暗想“以這種配速走完全程也是極好的”。
然而,由于不間斷的高度上的爬升,我很快就岔氣了,岔的不要不要的,也很快就掉隊了。懷著“不能讓老王看到我連五公里都不行”的想法我默默地蹲到路邊歇了口氣,然而歇完了發(fā)現(xiàn)自己沒得力氣追上老王和海燕童鞋了?!安恍辛瞬恍辛恕薄皨屟轿蚁牖丶摇笔俏掖丝棠X海里的想法,想到老王可能還在等我,我又重新上路,慢慢挪到了第一個休息點,與等在CP1的老王回合。
(二)第二個五公里(10KM:風(fēng)花落未已——山間的風(fēng)車電廠
不同于第一個五公里的泥濘,七公里以后我們進入了柏油公路,不同配速的跑者也在此路段逐漸拉開了距離。我們上升到海拔一千五百米的高度,在綿延的群山綠色里,不斷有旋轉(zhuǎn)著的發(fā)電風(fēng)車映入眼簾?!疤焖岂窂],籠蓋四野”,極目眺望,只覺得天地的遼闊與個人的渺小。
而此刻的我也漸漸克服了剛出發(fā)時疲憊的感覺,跟著老王和海燕在公路了慢慢跑了起來。老王說“我們會很慢,你不是要打算跑出PB吧”,我連忙搖頭“不不不,我是來旅游的”?,F(xiàn)在想想覺著不對也——這是我的第一次越野,跑出任何成績都是我的PB了。
(三)第三段,七點五公里(17.5KM):山澗清且淺——濕滑的高山草甸中不斷上升與下降
在第二個休息點吃足了西瓜后,我們又開始了第三段的爬升與下降,而真正的考驗也來臨了。這個路段以草地為主,因為下過雨又很泥濘濕滑,天公不作美,又在此刻下起了小雨,對膝蓋與腿部的控制力有著較大的要求。老王告訴我“CP3有羊肉補給”迅速又給我補充滿了能量,眼前有無數(shù)只羊咩咩跑過,變成一碗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羊肉湯。
草地陡峭濕滑,不斷有人滑到,正當(dāng)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緩慢下降時,百公里的大神“嗖”地一下經(jīng)過了我。當(dāng)我反應(yīng)過來他是比我晚三個小時出發(fā)并且在十五公里處就超過了我,我拉著小伙伴激動地說這是……百公里大神……還沒等我說出口,大神早已消失在草叢盡頭。那么問題來了,大神沖下山怎么就不怕滑到咧?
我對大神的敬仰之情很快就被CP3休息點的美女和西瓜帶走,此時的西瓜特別甜,也從來未覺得泡面也可以如此美味。短暫的休息過后,我們又繼續(xù)上路。
(四)第四個五公里(22.5KM):樹陰滿地日當(dāng)午——驕陽下的土路與松軟的小樹林
十七公里后是下午兩點左右,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地面以砂石路為主,天空懸掛著熱情的太陽,考驗著我們的體力與意志力。我的鞋子首先沒有堅持住,露出了腳趾,打算越野結(jié)束后光榮退役。此時的我想的是“速度不重要、自拍也不重要了,千萬不能曬黑啊”,為了迅速離開太陽直射區(qū)域。進入山間樹林的掩映,我又充滿了動力,疲憊感逐漸消失。是的,我的點總是和正常人不是很同步。
二十二公里以后,進入大段柏油馬路上的爬升,我和老王海燕也互相拉開了距離。烈日下,踽踽獨行,也是最難熬的一段路?!芭安慌啊⑴安慌?,虐死了!” 在第四個休息點,我足足吃了10幾塊西瓜,吃到肚子完全凸起,開心地是同時等到了老王的出現(xiàn)。
(五)沖刺(35KM):當(dāng)你以為再堅持一下就要結(jié)束時、被告知還十幾公里是怎樣一種體驗
最后一個打卡點在下午五點關(guān)門,也就是說,五點之前到不了最后一個打卡點(27.5KM處)就沒成績了。而我此時還有5公里,時間僅剩一小時。于是我捆緊背包,提高配速。五公里在此時顯得如此漫長,玉漏迢迢、路途漫漫,感覺像是一段總也跑不完的距離。
這時,看到一段倍感親切的泥漿路,正是最后一個打卡點所在地。遠遠地就看到了桌子上的大西瓜,給予了我紅彤彤、甜津津的動力,終于,在四點五十分,我到達了最后一個休息點,即將奔赴終點。我一邊吃著瓜,一邊等著老王,想著和她攜手沖向終點,但卻被告知還有至少五到八公里的路程,嚇得我連忙又吃了幾個瓜壓壓驚。
接著,我們踏上了這段賽后最為詬病、路標(biāo)不明的一段路。我們穿行在小樹林里,松林叢生,百草豐茂,然而此刻我們卻無心欣賞。已經(jīng)三十公里了,我們還在不斷地爬升,手機沒有信號,也和大部隊失去了聯(lián)系,老王也在身后看不見的地方慢慢前行著。突然,出現(xiàn)一段需要穿過鐵絲網(wǎng)的路,此時,樹林里天已經(jīng)黑了起來,怕她找不到路,我又折返回去接她,感覺自己是一名合格的粉絲。
三十二公里時依然在爬升,并且更為陡峭,完全放棄了對于沖刺、“還剩一點點”的意念掙扎。這時,后面追上了兩個飯團(funcrew)的小伙伴,鼓舞著我繼續(xù)前行,怕我迷路,放慢速度保持和我相當(dāng)?shù)呐渌?,登上了萬龍陡峭的高級雪道,終點已經(jīng)漸漸清晰。
沒有等到老王,于是我開始了自己象征性地沖刺,畢竟終點是有相機“咔咔咔”的。拿到獎牌,小伙伴問我什么感覺,我說:“西瓜很甜”!
也許有人會問“你跑越野有什么意義呢?” 暫且以呂彥妮的一段話回答這個問題并結(jié)束這篇小記吧——“也許我們終其一生要做的并非是為了占有什么或者贏得什么,而是為了克服,克服自己、克服時代,或是克服自身天性中的局限,好好談一場情是為了認(rèn)清自己,努力做一件事是想要沖破限制,某種程度上來說,克服,即是意義”